临汾史话:三国名将徐晃

2017-10-23 21:29:12 来源:临汾新闻网

    作者乔忠延

    三国名将徐晃

    三国时期,临汾还出过一位名臣贾逵。《三国志·贾逵传》记载,“贾逵字梁道,河东襄陵人也”,即今襄汾县人。贾逵自幼聪明好学,5岁时常让姐姐抱着隔着篱笆墙听先生讲课,10岁时已能背诵《六经》。因为贫穷,家里从没有请过教书先生,他凭借自学竟将《三坟》《五典》背诵得一句不漏。他勤奋好学的事情传开后,颇得乡邻赞誉。后来有好多比他年幼的学子纷纷向他求教,有的来自很远的地方,贾逵就一一亲口教授他们经书。凡来求学的人都带一些粮食作为学资,竟然装满了他家的粮仓。这些粮食不是自己种地收获的,是靠讲经书得到的,众人便称这是以舌代耕,从此有了舌耕这个词语。王嘉《拾遗记·卷六·后汉》记载了此事。

    建安七年(公元202年),贾逵奉命在绛邑守城。

    袁尚封郭援为河东太守,派遣他与并州刺史高干,联络当时住在平阳的南匈奴单于呼厨泉,三路兵马联合起来攻打河东。郭援所到之处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唯有攻打绛邑受阻,久攻不下。

    袁尚集中兵力猛攻,贾逵势单力孤,眼看难以抵挡。绛邑父老害怕城破后被屠杀,只得向郭援开城投降,承认其为新太守,但是与郭援约定,不能杀害长吏贾逵。郭援早闻贾逵盛名,仰慕其才,便想收用他,于是派兵将他抓来。贾逵到后,郭援命他叩头,贾逵不仅不叩头,反而义正辞严地斥责他是贼寇。郭援老羞成怒,要将贾逵斩首。绛邑民众闻知,赶来高喊:要是负约杀害我们的贤良官长,我们宁愿和他一起死!郭援手下人也深为贾逵的气节所感动,纷纷替他请命。众怒难犯,郭援只得赦免贾逵。

    郭援并没放过贾逵,将他囚禁在一个土窖中,用车轮盖住窖口,派人日夜看守。贾逵在窖中对看守者说:你们有没有骨气,难道要让义士死在这里吗?”有个叫祝公道的看守,非常敬佩坚守绛邑的节操,趁晚上无人悄悄打开枷锁,放他逃走。不久,曹军打败郭援并且斩杀了他。郡里举贾逵为茂才,也就是秀才,他被任命为渑池县令。在任时间不长,因为祖父去世贾逵回家守孝。

    


     

责任编辑:付基恒

上一篇: 村名尾字拾趣

 

下一篇: 一诺千金的荀息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