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乔忠延
北周将士浴血守平阳
唐代著名诗人李商隐曾写下《北齐二首》,其中一首写到了平阳:巧笑知堪敌万机,倾城最在著戎衣。
平阳已陷休回顾,更请君王猎一围。
这首诗活画了当年攻守平阳城的一场战事。
那时北周势力日渐壮大,开始征伐北齐。北齐时期,已到了危机四伏的末年。然而,北齐后主高纬却置危机于不顾,仍然淫乐贪欢。
北齐隆化元年(公元576年)十月,北周武帝统率14万大军直指平阳。那时的平阳是北齐的军事重镇,若是失守,北齐时刻有亡国的可能。大敌当前,守城退敌应是迫在眉睫的大事。后主高纬却一点也没有将军国大事放在心上,而是领着自己心爱的冯淑妃前去打猎。
守卫平阳的晋州刺史崔景嵩不战而降,北周军队顺利进入城中。接着北周军队向北挺进,攻下洪洞、永安(今霍州),眼看就要攻击到晋阳了,围猎兴浓的后主高纬对此却全然不知。平阳一丢失,马上有战报告急,右丞相高阿那肱却压着不敢禀报,他怕惊扰皇帝的玩兴,遭受责骂。
北周大军锐不可当,步步进逼,不报不行了,高阿那肱才奏知后主。后主听了,要停止围猎返回。可是,身着戎装的冯淑妃兴致正浓,竟然要后主再猎一围。
大敌当前,后主高纬还真有玩兴,不仅答应了,还大放宽心又围猎一次。诗人李商隐描画的就是这种强敌入侵依然贪欢的荒唐场景。其实,接下去还有比这更为不可思议的场景,只是限于笔墨诗人无法再现。我们不妨窥视一下。
后主高纬回到了晋阳,北齐将士都在为失去平阳焦虑,唯恐唇亡齿寒危及晋阳,因而十万将士要求出征,收复平阳。于是,高纬统率大军南下,直奔平阳而来。
责任编辑:付基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