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乔忠延
兴盛多年的曲沃烟草业
曲沃制烟业以烤制旱烟为主,兼制生烟、皮烟、香料烟,以及各种杂烟。这些烟之所以能够长盛不衰,是由于经营者选料考究,加工精细。仅从祥云集烟坊来看,就可知道他们的加工包装是何等讲究。每年需要植物油56250斤,每8斤烟叶要用1斤油,增香助燃。此外,还需要添加姜黄1200斤,香料9600斤。这样加工成的烟叶才会燃出香气,萦肺扑鼻。他们根据市场需求不断改进工艺,不断开发风味迥异的新产品;包装时,将城门纸,即大张麻纸,用桐油刷过,制成油纸,防水隔潮,用于衬烟囤,确保储存、运输毫不变质。
在经销过程中,他们积累了标准化包装的经验,更便于发运分流。精良的质量、规范的服务,使之很快占领了晋南市场,并由此向外辐射,逐渐走向全国,在大江南北拥有了更多的客户。以内蒙古为例,仅包头大盛魁商号一年就要从曲沃发运1000囤生烟。每囤为180包,每包为老秤10两。每囤价值白银约二十三两,年销运额高达两万三千两白银。销往国内以及国外的烟草更是难以统计,曲沃烟草业的兴盛,很难用准确数字评定。据大致合计,最高时年销售达到5000余吨。这种状况久盛不衰,以致持续到20世纪中后期。
运销曲沃烟草的不只是外地人,本地也形成了销售商队,李明行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其先祖李源是金朝进士,位居高官。后因家道中落,他没科举入仕,只好跻身商界。《曲沃县志》记载,他筹措资金,奔走陕西、甘肃一带,没几年就成为西北地区屈指可数得富商。他的驼队,初时几十只,多时几百只,穿大漠,过莽原,将曲沃烟叶运销到蒙古乃至俄罗斯。曲沃烟草业曾在数百年间独领风骚于三晋大地,一直到新中国成立后仍然处于领先地位,其生产的新儿童、娃娃烟、尧都、彩凤、飞虹塔等品牌行销全国,1991年,曲沃的西厢牌香烟还获得北京首届食品博览会新产品、新技术金奖。
责任编辑:付基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