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史话:平阳商帮

2018-03-07 20:59:06 来源:临汾新闻网   浏览次数:

    作者乔忠延

    平阳商帮

    平阳由于自古就是尧都古城,既是政治的中心,也是经济的中心,因而懂经营、会管理就成为传统之一。所以,这里走出了一批又一批商家。平阳商人西进陕甘宁,东抵冀鲁豫,南下江淮,北上京城,有一人站住脚,就会拉动一大群,逐渐形成规模群体,被人们称为“平阳商帮”。

    清朝中期,在宁夏银川市有太平一条街。太平县是今天的襄汾县的一部分,那里善于经营的商人,将店铺开到了大西北,太平一条街上的店铺都是太平商人开办的。最大的是百川会杂货店,一溜几十间门面,经销羊毛、皮革、药材、布匹和各种日用品,林林总总上百种货物。可以说,凡人们生活需要的东西,应有尽有。百川会的店主是西中黄村的张子珍,他诚信经商,货真价实,深得同行和用户的信赖。他的商铺不仅在银川成规模,而且发展到了陕西、甘肃、内蒙古。张子珍被推举为银川市商会会长,既经营自家门店,还为众多商家服务。他年迈后,儿子张凤鸣继任,被誉为商帮世家。

    据《临汾市志》记载,太平一条街上商铺不下四五十家,多数由该县西中黄、北膏腴、李果、汾阳、东曹路等村的商家执掌。仅西中黄还有李洪飞的天成羊毛加工批发部、刘玉龙的晋源昌百货商店、赵惠斋的会元永综合商店。同期,太平赵康的杨如锦、杨如玉、杨如芝弟兄三人,在甘肃、青海创设了世诚祥、世家德、世诚和商号,在此购汇皮革、羊毛,运转口内,再将家乡的产品行销西北。生意的发达,积累了大量资金,他们在村里兴建宅院,先后盖起六座起居的四合院。另有楼房院、账房院、书房院、伙房院、牛院、场院和车库院,形成其时堪称豪华的建筑群。

    在西部的平阳商帮中,翼城南卫村的丁家名声也很大。

    丁家靠经营铁货起家,创办于明万历年间,商号名为“蔚隆章”。总号设在翼城北关,分号则发展到了陕、甘、宁和内蒙古。此时的蔚隆章不再仅仅是铁货行,业务拓展到钱庄、货栈、茶业,还在安徽买有茶山。他们采摘的茶叶,在陕西进行精细加工,制成砖茶,远销俄罗斯。

    据说,丁家的资金多达银洋500多万元,职工多至1000余人,商铺开遍西北各地。从翼城出发,经新绛、河津,西渡黄河,穿过西安、咸阳、兰州,直达平凉,途经1500公里,吃住都有丁家的店铺。

    


     

责任编辑:付基恒

上一篇: 临汾土话:往胯里靠

 

下一篇:没有了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