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乔忠延
临汾党组织的诞生
五卅运爆发后,张振山召开共青团临汾支部会议,动员临汾各学校学生罢课。
他带领青年学生走上街头游行示威,散发传单,声讨帝国主义的罪行。学生的爱国热情感动了各界人士,不少市民也加入游行队伍。
随着共青团临汾支部工作的开展,团员日趋增多,组织相对稳定和成熟。
1926年春,经中共太原地方执行委员会批准,张振山由共青团员转为中共党员。接着,他发展徐亚桑、李少卿、段家绂、刘临科等人入党,组建了中国共产党临汾支部,并担任支部书记。从此,临汾有了中国共产党组织。
党支部成立后,领导临汾城乡人民开展抗捐、抗税斗争。党员的工作不再拘泥于城市,走向农村。他们深入到临汾的吴村、金殿、大阳等集镇沿门串户,发动群众。接连举办了3期农运训练班,培养骨干,相继成立了区、乡、村农民协会,领导乡村农民进行抗捐斗争。
火热的革命斗争吸引了很多仁人志士,王权五、亢玉兰、景仙洲等人也先后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党员队伍很快扩大到临汾县以外的各县。为适应形势发展需要,中国共产党临汾县第一次党员大会在汾河以西的界峪村秘密召开,会议按照中共四大通过的党章,选举产生了中国共产党临汾地方执行委员会,研究了党组织在临汾的具体工作方针和行动纲领,作出了《关于在临汾开展学生运动和农民运动的决议案》。
中共临汾地委成立后,放手发动群众,农民运动蓬勃发展。1927年上半年,仅临汾县农民协会就发展到近百个,会员达到上万人。
1927年,阎锡山当局为阻止北伐军入晋,命令晋南镇守使丰玉鹏征夫3000余人,加固临汾城墙,挖掘护城壕沟,广大民众怨声载道。抓住这个有利时机,党组织积极开展工作,张振山带领党员以做工的名义深入城壕工地,悄悄宣传发动,鼓动民众罢工。2月26日,临汾城举行罢工,广大民工肩扛铁锹、镐头,上街游行,高呼“打倒军阀”、反对强迫民夫挖城壕”的口号,逼迫当局停止挖战壕,罢工取得胜利。
责任编辑:付基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