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史话:红军东征在临汾

2018-05-10 21:46:30 来源:临汾新闻网   浏览次数:

    作者乔忠延

    红军东征在临汾

    1936年2月17日,毛泽东签发东征宣言,东征红军进入临战状态。2月20日,中共中央正式下达渡河命令,分别在不同地点突击强渡。从此,临汾的大地上留下了红军东征的记忆。永和县永和关村东1公里处,有个紧临黄河的悬崖绝壁,绝壁上有一个小石洞,仅一条时断时连、不足半尺宽的小径连通。1936年2月红军渡河时,曾派遣12名勇士先期过河。刚一上岸,就遭到了敌军的包围。敌军疯狂扫射,红军勇士被迫登上石崖,凭借着小石洞奋力反击,顽强抵抗了三天三夜后,他们弹药打光了,粮食吃完了,可敌人的火力却越来越猛,包围圈越来越小。

    于是,宁死不屈的12名勇士纵身跃入滚滚黄河。这悲壮的故事,流传至今,这里被当地百姓称为“红军崖”,并题写摩崖石刻永久纪念。

    好在红军主力突破了黄河天险,进入山西大地。

    阎锡山闻讯大为惊恐,急调部队,增援沿河守敌。增援石楼的晋军二零三旅一营,在隰县西北的蓬门遭到红十五军团迎头痛击,敌营长以下官兵200余人当场被俘。

    毕竟敌强我弱,针对这种情势,红军总指挥部于3月12日在孝义县郭家掌(今属交口县)召开了团以上干部会议,决定兵分三路,迅速东进、南下,发动群众,扩大筹款,创立河东革命根据地,积蓄抗日力量。

    具体的行动方案是:毛泽东和叶剑英率总部特务团和红三十军作为中路军,继续转战于晋西;红十五军团挥师北上,直捣太原,以牵制调动晋军主力,寻找机会挺进绥远、察哈尔抗日前线;红一军团则南下河东,发动群众,扩军筹款,趁机分兵上党,挺进河北抗日前线。

    3月16日,红一军团急行军进逼同蒲铁路。

    


     

责任编辑:付基恒

上一篇: 临汾史话:临汾党组织的诞生

 

下一篇:没有了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