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史话:阎锡山驻扎克难坡

2018-05-22 21:44:04 来源:临汾新闻网   浏览次数:

    作者乔忠延

    阎锡山驻扎克难坡

    1940年5月8日进驻,经过两年多的修建,阎锡山将这个弹丸之地建成一座窑洞叠立,院落连环的山巅小城,总共可容两万余人。

    根据自然地形,克难坡分为西新沟、一新沟、二新沟、三新沟、四新沟、五新沟。之所以都有新字,是为应和阎锡山的“新能存在,旧必灭亡”。整个城堡结构,布局由内外两道城垣构成,一、二新沟居内,是核心地区;三、四、五新沟和西新沟为外城。城堡周围设有六道关卡,东端梁顶,叫庙儿岭问事处;东北古贤沟,叫神道要问事处;临黄河岸畔,设马粪滩问事处,南面沟底,叫麻库掌问事处;通往内城有东、西门问事处。每个问事处除设警卫部队外,尚有一个值班室,进入城堡须经值班室请示,得到认可后方可通行。除这六道关卡可进克难城外,周围深渊峭壁均在各个制高点的碉堡控制之下,根本无法通过。

    克难城内一新沟居中,沟口建有实干堂,即会议室。堂后建有一排石窑,是主持会议办公地,堂前有广场,广场南建有烘炉台,即阎锡山每天早上举行朝会,发号施令之处,间或亦在台前场地召开大会或举办晚会。沟内东西两崖,有两层窑洞,驻扎二战区司令部各处室、同志会执行部、参谋处、机要处、军务处、军需处、副官处、粮秣处、服装处、文件稽督处、会计处、省银行、参事室、内勤队、检参室。正北面建有昭义司大厅,亦称忠烈祠,内供抗战忠烈人员牌位,以纪念抗战牺牲将士。两旁厅柱刻有两副对联,一联是:千秋庙貌光华胄,九曲涛声壮国魂”;另一联是:百战鼓鼙思壮士,三河袍泽仰英灵”。阎锡山住在实干室右前方,是一排朝向东的窑洞。这窑洞较深,中有小门可通向第三孔窑,为接见与招待来客所用。这里的窑洞,紧连地道。

    地道四通八达,弯来绕去,最后可到黄河岸边的望河亭。置身此亭,波涛汹涌的河水尽收眼底。亭上有楹联:走石扬波,淘不尽千古英雄人物;抽刀断水,誓收复万里破碎山河。

    


     

责任编辑:付基恒

上一篇: 临汾史话:抗战救国的大烘炉

 

下一篇:没有了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