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汾:文明之花绽放在丁陶大地上

2015-05-12 08:18:59 来源:临汾新闻网

    临汾新闻网讯 乙未年正月十四,襄汾县文化馆“百姓大舞台”新春走基层活动走进南辛店乡北贾村,同村民一起敲锣鼓、扭秧歌,红红火火闹元宵。同样的场景在南贾镇西尉村、新城镇吴家庄村、南辛店乡北贾村、陶寺乡陈庄村、大邓乡大邓村以及县城泽欣花园小区的社区如期上演。走基层,送文化,凝聚正能量,引导新发展。2015年春节期间,襄汾县文化馆开展了“百姓大舞台”新春走基层活动,多名演职人员上山下乡,和当地老百姓同台献艺,节目和演出形式不拘一格,歌舞、戏剧、腰鼓、秧歌来者不拒,浓浓的喜庆气氛、满满的正能量,成为了美丽丁陶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在选择道德标杆上,襄汾县着力从社会最基层着手,从老百姓的身边进行挖掘道德典型,不仅让他们的事迹具有强大的感染力,更让老百姓深信,模范就在身边,引导老百姓学模范、当模范。2015年2月11日,襄汾县委宣传部、县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把首届道德模范人物评选表彰活动融入到“金羊贺岁”襄汾县2015年春节联欢晚会,王泽培、仇琐莲、梁茂祥、单卫红、李玉珍、谷留文、刘学智、李光荣、武永贤、刘红兵分别获得“助人为乐模范”“见义勇为模范”“诚实守信模范”“孝老爱亲模范”称号,并在晚会上受到了表彰成为亮点之一。随后,利用黄金时间段集中展播先进事迹,掀起了“人人推荐身边榜样,人人学习榜样事迹,人人践行榜样精神”的热潮,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他们用实际行动践行着“襄汾精神”,呼唤着美德与良知的回归,向社会传递着爱心和温暖、信心和力量,温暖了这座城市。2015年1月29日,全县第二次见义勇为表彰大会上,郭建平、王培阳、吉世平3名同志荣获襄汾县“见义勇为先进个人”荣誉称号,并受到表彰奖励。

    近日,在寻找“最美家庭”活动中,襄汾县妇联开展了征集“好家风好家训”活动。截至目前,共征集到好家风好家训300余条。在征集过程中,特别是县第一小学,通过学中征、教师报、集体评等环节,激励了学生分享好家风、传颂好家训、树立好风气的热情。

    在坚持不懈、久久为功上下工夫,发动广大市民学习先进典型事迹,从而影响和带动更多的人去努力争做好事和争当“好人”。   

    在襄汾,有这样一群“最可爱的人”:在社区,他们帮助书写春联,宣传文明知识;在乡村,他们帮助乡亲义务理发;在广场,义务教书法练字……他们大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忙碌的身影活跃在各类志愿服务活动中,给许许多多相识或不相识的人送去爱心和温暖……他们,是文明襄汾的一张靓丽名片——帝尧故里志愿者。

    让爱洒满每个角落。在襄汾县志愿服务活动中,民革襄汾总支的党员们共捐献各类衣物213件、书籍58本等,由民革临汾市委统一捐赠到贫困山区;襄汾县驻军官兵来到大邓乡土地殿小学开展军民共建暨干部捐资助学活动,书包、笔袋、作业本、羽毛球等一件件文体学习用品,表达了部队官兵对贫困学子的关心和厚爱,除捐献文体学习用品外,广大官兵还与土地殿小学的10名贫困生建立起了“1+1”结对帮扶长效机制,及时帮助他们解决一些现实困难,让他们能够安心学习;69岁的退休共产党员刘学智积极投身社会公益事业,在自家小院创办了北贾村夕阳红活动中心,极大地丰富了村老年人的文体生活。襄汾连村7个“剃头匠”志愿为“梦想”义务服务,不到10个月的时间义务服务村民838人次;这些志愿者将自己的梦与祖国的梦、人民的梦结合起来,为自己的人生旅程涂上了厚实而亮丽的底色。在古城镇关村,还有这样一支特殊的队伍,他们的职责是扶老助困,处理突发事件,维护治安稳定,保护村民生命财产安全。乡亲们高兴地说,咱村有了专属的“110”。

    志愿服务不单是在广大农村,在襄汾县城,也有许多志愿者在开展志愿服务。2015年1月28日,襄汾县迎来了今年首场大范围降雪,为了方便群众出行,一支身穿红马甲的清雪队伍出现在县城中心区域,拿着清雪工具热火朝天地刨冰清雪。这支志愿者服务队由南寨北寨社区的20多名工作人员组成,经过两个多小时的打扫,近2000平方米的广场积雪被基本清除。

    在襄汾这方文明的热土上,丁陶人通过不断耕耘,让文明之花在这里美丽绽放,让这座城市和生活在这里的每个人,幸福地守望着一片片文明的风景。  (张生祥 王利平)

                

    


     

责任编辑:柏东丽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