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汾:“黑车”之病,究竟能不能治?

2015-07-13 15:42:07 来源:临汾新闻网

    临汾新闻网讯 自本网5月22日发布《襄汾县“黑车之乱”——私家车撒欢拉客,何时休?》这一报道后,广大市民对此高度关注。7月8日,记者再次前往襄汾县进行暗访,针对黑车泛滥的现状是否得以改善,市民乘坐黑车的热情有没有减少等问题做了调查。

    现状:黑车仍横行 顾客不见少

    当天10时30分左右,记者来到襄汾转盘,看到几辆“黑车”依旧聚集在此。每当大巴车和公交车在此停靠时,“黑车”车主便上前招揽顾客。而一些乘客下车后,也会主动与车主交流,选择乘坐这些车辆。

    随后,记者准备打车去县交通运输局,在等车的10分钟时间里,经过的出租车有5辆,每辆车上都有乘客,其中有3辆拉着一位乘客的出租车停下来问记者去哪儿,但车上乘客所到目的地与记者不同,最后出租车都开走了。期间,还有4辆“黑车”询问记者的目的地,当记者说出目的地后,车主们均要价5块,并不断表示可以放心乘坐。

    中午时分,记者在交通运输局门口打车,等车的20多分钟里,停下来的全是“黑车”。最后,记者以5元的价格坐上一辆“黑车”,在与这位“黑车”车主闲聊中了解到,车主有工作,只在节假日和上下班时跑车,每天收入最少也有200多元,赚的比出租车司机还多。“咱要价不高,乘客当然不会拒绝。当你刚站到路边,就会有车停到你面前,你不用再花时间等出租车了,十分方便。”    

    部门:打击力度大 乘客不配合

    据转盘附近的居民说,每年都有专项整治“黑车”的行动,每天也有稽查人员查处,但收效甚微,为啥不能威慑住“黑车”泛滥势头?这位居民反映:黑车车主与执法人员‘打游击’,以至县城高峰路段及乡镇上的‘黑车’越来越多。这些车辆不仅损害正规出租车的利益,而且无法保证乘客的生命财产安全。”

    襄汾县道路运输管理所的王姓负责人说:“以前襄汾全县有110多辆客车,其中襄汾到临汾、南辛店到临汾、河东到临汾各三个班线共30多辆客车,剩余的80多辆都是农村客运班线,而近年来随着老百姓生活条件不断改善,农村私家车数量的增加,人们在选择出行方式上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导致客车数量急剧减少。目前,襄汾全县有50多辆客车,其中襄汾到临汾改为公交运营,南辛店到临汾和河东到临汾的客车数量由之前的6辆调整为4辆,其他的40多辆则都是农村客运班线。”

    这位负责人分析,除了巨大利益是“黑车”司机铤而走险的诱因外,还有“乘车难、打车难”的市场需求,同时,执法人员在查处“黑车”过程中,大多数乘客不愿意配合,甚至还与司机串通哄骗,造成了取证难、处罚难,给查处“黑车”的工作增加了难度。

    呼吁:拒绝乘黑车 出行保安全

    上述王姓负责人表示,为了整治“黑车”,县道路运输管理部门成立了专门的稽查小组,不定时对全县客运班线进行监督巡查。现阶段,襄汾县城在不断扩大,人口也在增多,公共交通资源还跟不上发展的需要,只要有利益诱惑,或市民出行没有更好的选择,黑车”就会有生存的空间,哪怕加大打击力度,也只能是遏制住猖獗的势头,一旦有松动,就会“卷土”重来。要想遏制住“黑车”猖獗的势头,还需多部门联合执法。

    “打击力度再强,若不能彻底解决打车难、乘车难的问题,黑车’就不可能杜绝。”王姓负责人说,若要真正铲除这一病根,需要彻底解决打车难、乘车难的问题,首先要大力发展农村公交,如果乡镇市民都能享受到公交便利的话,黑车便无利可图,将自动退出市场。其次,还需加大宣传力度,让老百姓对违规经营、非法载客的车辆进行举报。再次,有关部门是否可以考虑降低出租车准入门槛,提高服务质量。

    同时,他还认为,打击“黑车”是一场长期战役,需要市民共同参与,拒乘“黑车”,举报“黑车”,并积极配合执法人员的执法取证调查,让“黑车”无利可图,再无生存空间。梁娟 梁丽


     

责任编辑:秦芳媛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