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汾警方运用“高科技”抓获潜逃19年疑犯

2015-08-21 11:18:17 来源:临汾新闻网

    临汾新闻网讯 临汾日报晚报版7月30日刊发了一个潜逃19年的逃犯被抓一案的简讯,很多读者致电该报,对这一案件的侦破过程充满好奇,很想了解襄汾警方如何破获一件陈年积案,把一个身在异乡、隐姓埋名、漂白”身份19年的案犯缉拿归案的过程。日前,记者与襄汾县公安局刑警大队长张学勇取得联系。张队长介绍,2015年5月5日,襄汾县公安局在内蒙古自治区乌海市将潜逃19年、身份“漂白”的命案逃犯张学峰成功抓获,这是一例充分运用情报平台分析研判,成功抓捕在逃人员的典型案例。

    潜逃·蹊径·情报

    1996年2月6日,新城镇人张学峰与贾某某在新城镇城尔里村路口发生口角,张学峰持尖刀将贾某某捅伤,贾某某经抢救无效死亡。犯罪嫌疑人张学峰潜逃。

    案件发生后,襄汾县公安局历届党委班子对此案都高度重视,始终对抓捕张学峰这一工作紧盯不放,多次组织专案人员攻坚,但终因直接线索少、时间跨度长而未能如愿,受害者家属多次上访。

    为尽快抓捕犯罪嫌疑人张学峰,襄汾县公安局将张学峰故意伤害(致死)案列为重点攻坚案件,抽出专门人员,对他及其关系人进行了认真梳理、深入研判,对涉及该案的情报线索、工作条件逐条进行综合评估。

    通过对犯罪嫌疑人相关关系人的认真分析,襄汾警方没有发现有价值的线索。襄汾警方随即另辟蹊径,在公安网常住人口查询系统查询,希望能从中发现线索。经查询张学峰妻子梁某的户籍信息发现,同户人信息中有两个儿媳王某、邓某及两个孙子的户籍信息,但是没有发现其儿子的户籍信息。

    研判·魅影·信息

    经进一步调查得知,张学峰有两个儿子,案发时一个8岁,一个11岁,现在都已结婚。通过民政部门婚姻登记信息查到王某的丈夫叫张林,张林应该就是张学峰的一个儿子。可是,没有查询到邓某丈夫的信息。

    襄汾警方再次通过公安网对张林的身份信息进行研判,户籍地为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昆都仑区,在内蒙古自治区乌海市有临时居住记录,名下有一辆银灰色尼桑越野车,车牌号为蒙CVAXXX,其大量的活动轨迹在包头市和乌海市。经进一步查询,襄汾警方又发现,在同车违章中发现了张学峰大儿子张平的户籍地为临汾市尧都区。

    两个儿子都在内蒙古,且户籍信息都迁出了襄汾本地,两人极有可能与嫌疑人张学峰有联系,加之案发时年龄尚小,所以不易引起办案人员的注意。根据这条思路,专案组民警对张林、张平兄弟二人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通过公安网和互联网获取了二人大量的信息。

    通过对张林、张平二人的户籍、住址、车辆、联系电话、QQ、购物、住宿、乘车、乘机、银行卡等海量数据逐条分析研判,襄汾刑警发现,张平2015年4月5日曾经乘坐过北京-乌海的K43次列车,同车乘客中一可疑人员张大虎,户籍地为内蒙古自治区乌海市海勃湾区。张大虎引起了民警的高度关注。

    但是,张大虎的户籍资料照片与在逃人员登记信息表中照片相差较大,难道这个人只是一个偶然同乘的陌路人吗?襄汾警方不愿意放弃这个好不容易才发现的线索。经过进一步信息研判,办案人员发现张大虎的出生日期与逃犯张学峰真实的出生日期相同;话单显示张学峰与张林、张平有联系。经进一步调查走访,办案人员找到了张学峰案发时段的照片,初步确认张大虎就是“漂白”身份潜逃19年之久的犯罪嫌疑人张学峰。

    抓捕·基站·乳名

    为尽快成功抓捕犯罪嫌疑人张学峰,襄汾县公安局根据犯罪嫌疑人张学峰的活动轨迹,制定了详细的抓捕计划。民警放弃“五一”节假日休息,立即赶赴内蒙古,对张学峰可能落脚的地点进行秘密排查。犯罪嫌疑人登记的海南区公乌素街七街坊的地址近年来因为城市建设已经面目全非,继续调查原住址有可能打草惊蛇。专案组执行了第二套方案,根据张学峰话单分析其居住地的基站,使用技术手段在重点区域查找嫌疑人。

    2015年5月5日,警方发现蒙CVAXXX银灰色尼桑越野车后进行秘密跟踪,结合基站侦测找到嫌疑人居住的小区。专案组民警经过一天一夜的蹲点守候,发现了犯罪嫌疑人骑电动车从小区出来,立即将其巧妙抓获。当时,民警问:叫什么名字?”对方答:张大虎。”民警反问:八斤吧?”对方回答:哟!20年没人叫我这名字了。”八斤是张学峰的小名。至此,案件成功侦破,张学锋对其犯罪事实供认不讳。(韩晓芳


     

责任编辑:刘静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