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团去创业
临汾新闻网讯 “龙宇,我要预订200个土鸡蛋,钱我先给你,你一定给我留着啊!”“龙宇,我预订的土鸡有了么,什么时候可以送过来啊?”每天,襄汾县古城镇的大学生“村官”王龙宇都要接到这样的电话,他创办的古城镇桃花洞土鸡养殖专业合作社,在十里八乡都小有名气,虽然卖出的土鸡和鸡蛋比普通的鸡和鸡蛋价格要贵一倍,但是每天排队买的人却不少。
在襄汾,有这样一群大学生“村官”,他们在干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利用自身的知识,带领村民投身到了“全民创业”的大潮中。
初尝甜头之后,“和我的大学生村官兄弟姐妹一起创业”
2008年,王龙宇在襄汾县古城镇当起了一名大学生“村官”;2012年,他陆续帮助古城镇南侯村的高天喜、高步云等6户村民发展土鸡养殖;2013年,他主导成立了“襄汾县桃花洞土鸡养殖专业合作社。”目前,合作社已渐入正轨,养殖户平均每年增收近5000元。2015年,王龙宇通过公务员考试入围乡宁县司法局,但他毅然放弃这个“金饭碗”,继续留在古城镇当一名“村官”,继续着他的“创业梦”。
“之所以放弃乡宁县司法局这个职位,我有自己的考虑,一方面,襄汾是我的家乡,舍不得离开。另一方面,我的土鸡养殖合作社规模大了,我离不开我的事业。”
王龙宇的事业干大了,但是他想,我一个人创业成功不算是真正的成功,要是我的大学生“村官”兄弟姐妹们一起创业成功了,那才是真正的成功。于是,他把想法给古城镇的其他大学生“村官”一交流,大家非常支持,一致推举王龙宇为他们的带头人。现在,全镇有9名大学生“村官”加入到 这个创业团队,养殖土鸡3000余只,开启了大学生“村官”组团创业之路。
刁红娟是这个团队的成员之一,提起养土鸡她眼里充满激情:“增加农民收入、带民致富是我们大学生‘村官’的一项重要职责,村委会和村民们听说我们要组团创业养鸡,就张罗着帮忙给我们选场地、建鸡舍……我们初步选定了5户农户作为帮扶对象,养殖500余只,农户负责喂养,我们负责销售。”
“咱们一定要把品牌创建好、保护好,不要给大学生‘村官’这几个字抹黑,保证纯天然的产品才是正道。”大学生“村官”卢金叶说。
与农业合作组织结盟,“推广销售,也是创业”
在景毛乡申村的一个厂房里,王龙宇正在和老关家食品开发有限公司的总经理关志丰谈进军太原超市的事宜。“我们可以和清徐的大学生‘村官’张新苗谈合作意向,他在太原有40余家社区超市,咱们可以先进行试点销售,销售情况好的话可以扩大销售面。”老关家食品开发有限公司是一家手续齐全、持有全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的肉制品加工企业,通过国家QS认证。目前生产的产品有带骨肘子、原色牛肉、酱肉等多种品种,现已供货襄汾、临汾、洪洞、乡宁等多家大酒店。
老关家食品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关志丰对于大学生“村官”们的想法非常支持:“现在我正愁没有这方面的人才呢,企业需要走出去;大学生‘村官’需要历练,这样的联盟可谓是双赢啊!”
和老关家食品开发有限公司一样,目前,山西三合成农副产品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景毛乡晋丰果业专业合作社已经成为大学生创业研究基地,打出了“大学生‘村官’农副产品配送”这一品牌,下一步将进军太原、北京等高端市场。
开启微商销售模式,“去除产品与消费者之间的隔阂”
虽然古城镇大学生组团创业的时间不长,但是崔丽晶、赵琨、樊丰颖和贺素娅已经喜欢上了这个创业团队的氛围。赵琨正在雄心勃勃地规划着她的未来:“现在我们的工作主要是把销售渠道建立起来,我把养鸡的图片发到了微信圈、QQ群里,现在好多的亲戚朋友都要预订呢。”
临汾市市民王女士说,“我女儿刚生完孩子,前些天通过微信向这些大学生‘村官’订购了大量的土鸡蛋和土鸡,非常方便。”
家在太原的石先生说:“我在微信圈里看到同学销售辣椒酱,就订购了一箱,他们的辣椒酱吃着放心。”
“微商与电商最大的不同就是,一般电商都以商品为中心,微商则是以人为中心,建立圈子才是最重要的。现在我们将土鸡、土鸡蛋、辣椒酱、老关家肘子、苹果等产品放在微信、朋友圈里,开启微商O2O模式,通过熟人关系链实现口碑传播。”王龙宇介绍说,“这种销售方式最大的好处就是去除产品与消费者之间的隔阂。”
今年8月,襄汾县委提出在农村干部中开展创新、创业和带头致富、带领群众致富的“双创双带”活动,这为大学生“村官”创业提供了新的机遇。
“大学生村干部和农民一起创业,正是‘双创双带’的具体体现,我们要把它作为基层党建工作的抓手,给予大力支持。”古城镇党委书记张峰说。
有了县、镇两级党委的关心和支持,王龙宇们创业的信心更足了。
不仅在古城镇,赵康镇的12名大学生“村官”也全部加入到农民的专业合作社,创业项目涉及种植、养殖、加工等行业。丰盈村村委主任助理郑朝华创建的三樱椒种植合作社,镇党委为其协调土地,规划三樱椒新品种示范园区,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发展三樱椒新品种示范园区,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发展三樱椒深加工,打造了晋乡红系列品牌;广巨村村委主任助理张燕群牵头成立东泰干果种植专业合作社,镇党委帮助协调集体土地,筹集民间资金60余万元用于开发荒山荒沟,种植枣树、核桃树共计10万余株,为村民开辟了一条新的致富路。
王龙宇说:“其实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的梦想,那就是充分利用各方面的条件,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最终实现创业致富,我们朝着梦想正在前进。”(贾盯盯 贾玲玲)
责任编辑:秦芳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