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汾县合力助推“第一书记”服务群众

2015-11-06 10:31:33 来源:临汾新闻网

    临汾新闻网讯 为了促进农村“第一书记”工作取得实效,襄汾县委组织部多方协调,“第一书记”主动作为、派出单位积极支持,形成了帮扶合力,受到了群众的一致好评。
    组织部门“给力”。建立微信群、飞信群等交流学习平台,健全完善每周交流、每月督查、每季度汇报制度,推动“第一书记”在基层一线锤炼本领、转变作风、提升形象。通过定期现场检阅、民意调查、任期考核等方式,综合考察了解“第一书”记履职情况;与派出单位、保险公司沟通,落实“第一书记”生活补助、人身保险等保障事宜。建立个人成长档案,“坐标式”跟踪掌握“第一书记”一贯表现。对表现较差、实绩不明显的视情形分别采取亮“黄灯”警示、亮“红灯”淘汰等措施,“倒逼”“第一书记”务实干事创业,快速成长成才,营造了关心支持农村“第一书记”的良好氛围。
    “第一书记”“借力”。“第一书记”紧紧依靠派出单位,经常向单位领导请示报告、研究探讨任职驻村工作,邀请领导到驻点村调查研究、开展活动,建立派出单位与任职村的密切关系,争取派出单位建设资金、增产项目、技术培训、农业生产生活物资等方面的大力支持。
    “第一书记”还依托派出单位,充分发挥沟通协调上下关系的优势,根据农村实际需要,按照对口支援的原则,积极争取省、市、县职能部门的支持与帮助,努力推进驻村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
    派出单位“出力”。派出单位重心下移,把“第一书记”所在地作为锤炼机关干部作风的阵地和服务基层群众的对子,形成了人往基层走、钱往基层投、政策向基层倾斜的良好态势,在全县形成了大抓基层、抓实基础的鲜明导向和浓厚氛围。人社局重点选择电工、焊工、家政服务作为培训重点,“手把手”“面对面”提供技能培训,真正把劳动技能培训和就业宣传送到百姓家门口;政法部门开展农村法律知识宣传和法律咨询服务3次;卫生系统深入“第一书记”任职村开展健康义诊活动4次;县交通局为派驻村落实道路建设项目资金;县农业系统为群众农作物管护、种养殖等讲座和信息,为群众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务,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尉振龙 侯录艳

     

责任编辑:刘静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