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汾陶寺关帝庙:一座关帝庙一份忠义情

2016-03-24 10:22:00 来源:临汾新闻网

  临汾新闻网讯 在襄汾陶寺村村头儿,一座庙堂巍峨矗立,前面有一个小广场。这就是远近闻名的关帝庙,又被当地群众称为老爷庙。

  这座关帝庙是为了供奉三国时期蜀国大将关羽所建。关帝自古受人推崇,很大程度上关帝已经成为中华民族传统忠义的一个象征,他的忠义更是让后人敬仰,与“文圣人”孔夫子齐名,被人们称为“武圣关公”。一座关帝庙就是那方水土民俗风情的展示;一尊关公像就是千万民众的道德楷模和精神寄托。

  远远望去,此庙高大宏伟,斗拱交错,重檐叠起,每层楼角均向外延伸上翻,线条柔美,筒瓦屋脊,五彩琉璃,造型精美,气势雄伟。一层大门两侧刻有对联一副,上联:师卧龙,友子龙,龙师龙友;下联:兄玄德,弟益德,德兄德弟。横批:忠义千秋。

  这座关帝庙高三层,约十五米,以楼阁式建筑呈现。整个大庙由四根直径50多厘米的四方八棱的大石柱支撑,楼阁外延四周均有两米多宽的走廊。走廊上竖立着几块不同年代的石碑,有些石碑字迹已经模糊不清,记录着历代修葺该庙的相关事宜。

  从石碑上可以看出,该庙始建于元初大德五年,当时为砖木结构。后来,明朝正德五年进行了重建。清朝康熙二十六年、嘉庆三年分别进行过两次大的修缮。如今所看到的关帝庙依然保留着明朝重建后的大致样貌。

  “听村里年纪大的人说,这座庙已经有好几百年的历史了。”村民赵女士说,前几年有人来过,在这儿立了一块石牌,说是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让好好保护。但是,后来那块石碑被村里调皮的小孩推倒砸碎了,真可惜。” 虽然所立的石碑被顽童砸碎,但是关帝庙的威严却一直驻扎在每位陶寺人的心中。

  “这么多年了,从来没见过有人敢破坏这座庙,大家都敬畏关公,被他的忠义所感动。”住在附近的李姓村民告诉记者,自从我住这儿开始,这里每年二月二都会举行社火表演,一是一种习俗,另外也是为了纪念关公。”

  在李先生的印象中,这座庙被列为“山西省重点保护单位”前,常有人来此祭拜结义。

  “以前还能进到庙里,庙里要比在外面看更好看,里面的雕刻工艺是现在远不能及的,那些雕刻不但色泽好,而且生动灵巧,不过已经不能随便进入庙里了。”李先生表示,如今虽然不能进入关帝庙,但关公的那份忠义之情却一直留在人们心中,被世人所敬仰。

  记者 杨杰


     

责任编辑:张茜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