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4月4日下午,乌云笼罩着天空,豆大的雨点下了几滴,凸显了“春雨贵如油”,襄汾县汾城镇南高一村一年一次的清明节跑鼓车比赛因此推迟了几十分钟。
记者拍摄南高一村跑鼓车比赛屈指算来有十几年的时间了,也看到了该村的变化。
“跑鼓车在俺村跑了千百年,是长辈们一代一代传下来的。”一位张姓村民说。
“跑鼓车”是南高一村固定的赛事。每年清明节这一天,高一村都要举行人拉鼓车比赛,比赛分为南北二院,两车相隔几百米,后面的鼓车追上前面的鼓车即为胜利。
今年南院的鼓车上写有“直奔小康高峰,全村践力奋战”的字样。鼓车与往年的装饰小有变化,实木车轮疾行在村巷的水泥路面上,发出隆隆的声音,让人仿佛回到隋唐时期李世民领兵打仗的年月。
村里老年人说,在隋唐时期,这一带是李世民屯兵处,士兵们在训练闲暇时,将战鼓装到鼓车上进行追逐游戏,这种循环追逐游戏一直延续至今。
这项活动也是平阳大地帝尧文化、根祖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位村民介绍,每年的清明节,全村所有36周岁的男丁,不论外出多远都要回家,他们除要祭扫先辈,还要出资给全村人唱大戏,从古延续到现在。春节过后,儿子外出务工,父母的嘱咐变成了:清明节要及时回家,不能误了跑鼓车。到了清明这一天,出嫁的女儿一般都回娘家扫墓,但主要原因还是要观赏下午的鼓车比赛。
跑鼓车,让南高一村名扬四海。同时,这一流传千年的民间习俗也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记者 王隰斌
责任编辑:张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