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为贯彻落实好省、市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精神,今年以来,襄汾县委、县政府在全面实施完善提质、农民安居、环境整治和宜居示范“四大工程”年度任务的基础上,出台了《襄汾县改善农村人居环境2016年行动计划》,突出美丽乡村建设,整合资源资金,通过以奖代补、以奖促治,加快省市县三级美丽宜居示范村建设步伐。
思想认识上再重视。建设美丽乡村是中央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也是做好“三农”工作的现实需要。县委、县政府要求各乡镇、各单位主要领导要亲自研究、亲自部署、亲自督促、亲自落实,拿出工作方案,明确目标定位,责任落实到人,真正把这项工作放在心上、抓在手上、落实到行动中。
发展规划上再科学。该县坚持规划先行,不规划不实施,先规划后实施。采取多种方式,召开各种形式的座谈会,尊重群众意愿,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规划,重点突出本乡镇、本村特色。要求各乡镇从班子建设、村容村貌、产业发展、农民增收和新型农民培育5个方面指导示范村建设,因地制宜、科学合理制定建设规划,集中规划、科学打造一批文化旅游、生态休闲、镇村一体、工矿一体、移民新区等多种示范类型和发展模式的示范村。
项目确定上再精准。各乡镇是美丽宜居示范村实施的组织主体,各示范村两委是实施主体,各村村民是建设主体。按照省、市“加大力度、加快进度”的总要求,县委、县政府要求继续坚持“整合资金,示范引领,梯次推进,循环培育”的发展思路,确定示范村名单和具体建设内容。要不等不靠、主动工作,换人不换思路,连续滚动实施,一任接着一任干,持之以恒,久久为功。在确定2016年示范村和具体实施项目上,要求各乡镇要紧紧围绕省、市、县、乡(镇)四级美丽宜居示范村,积极主动同县直各部门对接,精准研究确定实施项目,坚决杜绝搞“平均主义”,确保将有限的资金使用在“刀刃”上。
资金使用上再严格。对2016年的项目,全县采取“群众评议、乡镇申报、县上审核”的办法,依据襄农居办发(2016)3号《美丽宜居示范村以奖促治项目资金管理使用拨付办法》,严格程序,加强管理,严把质量,提高建设标准和档次,发挥资金的最大效益。
机制建立上再完善。该县要求各乡镇、各部门建立投入保障机制、积极探索长效管护机制,建立考核激励机制,建立梯次打造、循环培育机制。各乡镇、各示范村要认真进行“回头看”,严格按照要求,紧密结合各自实际,高标准定好位,着力找准突破口,力争以最小的投入赢得最大的成果,确保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张友红 贾心梅 史娟娟)
责任编辑: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