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汾陶寺遗址考古又有新发现

2016-06-21 09:40:12 来源:临汾新闻网

遗址剖面全景。

  临汾新闻网讯 中科院考古研究所山西队与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在陶寺遗址的发掘又有新发现。6月19日,冒着炎炎烈日,来自全国各地的30余位考古专家、学者会聚陶寺遗址发掘现场,听取了他们在遗址“宫城东南角揭露出结构复杂的角门门址基础,在宫城的南城墙揭露出一处疑似带有双阙基础的南门址”专题汇报。

高江涛博士向与会专家学者介绍现场情况。

  中科院考古研究所山西队高江涛博士详细介绍了陶寺遗址发掘最新进展,众多学者、专家表示,陶寺遗址建筑文化层的发现,对研究4000多年前建筑有着重大意义。

陕西考古所王占奎仔细观察剖面夯土层。

  在发掘现场,当考古技师张管狮与现场工人揭开一块塑料布后,众多学者专家仔细观看后表示很惊讶。“路土,四层路土,太珍贵了。”山西省考古研究所谢尧亭肯定地说,四层路土,确实是路。”

  来到遗址观象台,中科院考古研究所山西队何驽向专家介绍了基本情况,并解答专家提出的问题。

  15时,研讨会准时开始。遗址的剖面几乎涵盖了陶寺遗址的全部文化层,有陶寺遗址的早期文化——陶窑,从土层结构看,这个文化层早于宫城文化层,还包涵了陶寺遗址中期和晚期文化。”从1983年始任教于北大考古专业至今的刘绪说。

  山东大学博士生导师栾丰实认为,陶寺遗址1983年发掘许多墓穴,至今33年了,遗址出现的壕沟、基槽在山东境内考古没有见过。而现场的土层下边虚、上边实,如何解释这一现象,需要考古界继续探索。

  听取了专家、学者意见后,高江涛表示,陶寺遗址的发掘整理目前仅仅是冰山一角。中科院考古研究所山西队将按照大家提供的思路继续前行探索,为后代铺路。

  记者 王隰斌

     

责任编辑: 吉政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