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汾退休教师刘春澍“以书会友”

2016-08-04 10:50:03 来源:临汾新闻网

书香播文明传递正能量

---襄汾退休教师刘春澍读书交流会侧记

  临汾新闻网讯 7月20日9时许,襄汾县老干部局的会议厅内,缕缕书香给炎炎盛暑送来了丝丝凉意。退休教师刘春澍读书交流会正在热烈有序地进行着。

  本届读书会是由老松树文化社牵头主办,县老干部局、县关工委、县文联、县三晋文化研究会、县诗联协会协办,相关人员共40余人参加了会议。

  主讲人刘春澍系中学高级教师,从教51年,全家五代人从教,是罕见的教育世家。当天,他讲的题目是《话本的盛行及其中国古典小说的发展》。他的演讲思路清晰、知识面广、旁征博引、动人心弦,给与会人员奉献了一道香甜美味的文化大餐。他不仅把中国古典小说发展的五个阶段讲述得详尽细致,而且精要得当,把重点放在了话本上,讲到高潮处,台下不时爆发出阵阵热烈的掌声。

  刘春澍讲罢,县文联原主席曹文敏,中国戏剧家协会临汾分会原副主席刘浩,县教育局教研室原主任、高中组原组长陈兴无,老松树文化社社长贾学平等进行了点赞评析。

  其实,在此之前,刘春澍已在老松树文化社进行过多次讲座:2012年举办了《梆腔蒲韵戏曲乡》的讲座,之后该讲稿又作为学术论文在临汾市《根祖文化新探》上发表;2013年举办了《释疑解惑析红楼》的讲座,由于反映良好,又应邀在县三晋文化研究会的文化沙龙上作精彩演讲;2015年,举办了《评鬼析狐话聊斋》讲座,对蒲松龄的《聊斋志异》进行了独到的分析和探讨……

  刘春澍的讲座如此受欢迎,人们不禁要问:其中的原因何在?朱熹诗云: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还有俗语云:要知今古事,须读五车书。

  在这里,我们似乎就可以推断出他是一位饱读诗书的大儒吧?为了一探究竟,我们驱车参观了他的书房。

  进入刘春澍的书房,天哪!我们一行人都惊呆了:他的三个书室,陈列着经、史、子、集8000多册图书,且分类明确、摆放有序。第一室:名著、剧本、工具书;第二室:政史、文学、综艺;第三室:戏剧、书法、绘画。在第二室中,还有一些线装古善本,如《御批医宗金鉴》《饮冰室文集》《文心雕龙》《诗品》《古本金瓶梅》等,皆为藏书中之精品。当然,在第二室里,我们还看到国家、省、市、县四级政府给刘春澍先生颁发的两摞荣誉证书,数了一下,共计60余个,这些都是他智慧与汗水的结晶。多年来,他在全国各级报纸杂志发表诗词歌赋、散文、小说、剧本、论文、楹联、小品计2000余篇(首);著有《刘鉴三文集》《溯往镜》《梨园长歌行》《新春联》《临汾景观文化汾城古十六景》等。可谓著作等身、名副其实啊!

  刘春澍尽管年逾古稀,但仍然致力于习读经典、举办讲座,把不少原先在麻将桌边消磨时光的老年朋友都吸引到了文化社来,一起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发挥余热。他坦言,只要他一息尚存,就要把读书交流会一直举办下去。明年,他还将举办《词的鉴赏》的讲座。最后,让我们相约2017,再次聆听刘春澍的讲座,并祝愿他笔耕不辍、青春永驻、余热生辉……(王稳锁 房桂花 杨丽娟


     

责任编辑:张茜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

相关阅读

    本文暂无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