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早期聚落与城市”学术论坛举办
襄汾推动“帝尧文化之都”建设进程
临汾新闻网讯 聚焦早期城市,论道尧都陶寺。日前,规划六十年(1956-2016):第二届“早期聚落与城市”学术论坛在拥有史前东亚第二大城市的陶寺古城所在地——山西省临汾市襄汾县举行。
此次论坛由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市规划历史与理论学术委员会主办,山西省城市规划学会、山西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承办,临汾市建筑规划设计院协办,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城市规划系、东南大学城乡规划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提供学术支持。
陶寺遗址是中国早期城市发展的里程碑,为“中国城市起源与演化”提供了极为丰富的实物资料。当前,襄汾围绕“帝尧之都、中国之源”这一主题,按照“建设陶寺遗址核心区、尧文化产业园、古文明旅游圈,打造世界一流帝尧之都和旅游目的地”的定位,正在建设以“探帝尧古都、寻中国之源、溯华夏之根”为主题的“陶寺新区”。这次“早期聚落与城市”论坛能够在襄汾举行,必将进一步提升陶寺遗址的地位、扩大陶寺遗址的影响,加快把宝贵的资源优势转变为现实的发展优势,有力地推动襄汾“帝尧文化之都”建设进程。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丁村考古队队长王益人作了主题为《丁村遗址群远古人类行为初探》的学术报告,他介绍了丁村人在人类进化历程中的位置,丁村遗址三次调查发掘过程,丁村遗址群2013——2016年发掘的主要成果,老虎坡、过水洞、九龙洞遗址发掘的重要意义。并与有关学者就城市规划与遗址保护的关系、丁村遗址与陶寺遗址的年代关系进行了广泛互动交流。
山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副厅长李锦生作主题为《晋南陶寺遗址在城乡规划中的启示》的学术报告,从陶寺古城遗址概况、陶寺古城建设的特色与成就、陶寺古城的历史影响、陶寺古城对当今城乡规划的启示四个方面介绍了陶寺古城遗址在城乡规划中的影响和价值。
印度尼西亚的Ali+Akbar教授详细介绍了他们国家的遗址状况以及在遗址挖掘、研究等方面的具体工作方法。
与会人员还参观了丁村遗址群发掘现场、丁村文化陈列馆、丁村民居和陶寺遗址考古成果展览。
(张建华 陈晓璐)
责任编辑:张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