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走进襄汾县邓庄镇贾庄村的农民公园,人工喷泉伴着欢快的乐曲,时高时低、时起时落。这里虽没有城区的繁华,却充满浓浓的乡情,别有一番风味。2016年,贾庄村以“生态宜居”理念为主题,将地域特征与文化融入公园景观,构成了一个独具特色的美丽乡村。
漫步生态农居曲沃县史村镇西海村,石板路与树木交相辉映,道路两侧极具春秋晋国建筑风格的店面很是惹眼。近年来,西海村依托文化资源、产业基础、区位优势,打造了一个乡村宜居古村落的景点。
……
襄汾县邓庄镇贾庄村、侯马市普罗旺斯花海农业观光园、洪洞县大槐树镇秦壁村……10月17日至18日,来自全市17个县(市、区)农委分管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的负责人,正申报省、市级休闲农业示范点、采摘园管理者等共120名成员集聚襄汾荷花温泉酒店,参加了由市农委主办的临汾市美丽乡村创建暨休闲农业发展培训班,这次活动从襄汾、洪洞、尧都、侯马、曲沃选择出具有代表性的8个美丽乡村和休闲农业典型,全面展示了我市美丽宜居示范创建村、休闲农业发展成果。
给美丽乡村“换颜”
从问题村到示范村的完美蜕变
“这里原来是一个积攒了很多污水的池塘,一到夏天就恶臭难闻。为了改善村容村貌,我们对这里进行了回填,修建了文体活动中心,让村民有一个娱乐、健身的地方。”提起昔日村子的面貌,襄汾县邓庄镇贾庄村的党支部书记刘小才打开话匣子。
如今,贾庄村结合本村实际特点,合理确定目标、分步实施、严格把关,高标准、高质量,由乱到治、由治到变、由变到美,打造了一个省级美丽宜居示范村。这里,仅仅是全市美丽乡村建设中的一个缩影。
“建设美丽乡村,要特别注重生态文明建设,坚持走绿色发展的路子。这样美丽乡村的特征才更突出、特色才更鲜明,人们才更向往。”在市农委副主任李王卫看来,生态文明建设是建设美丽乡村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
近年来,在宜居示范工程中,我市按照全省“分级创建、分类示范、分批实施”的总体要求,在全市深入开展宜居宜业的美丽宜居示范村省、市、县“三级联创”活动,以发展休闲农业、生态文明示范村建设为重点,集中打造一批“家园美、田园美、生态美、生活美,宜居、宜业”的美丽宜居示范村。2016年,我市新农村建设不断大力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本着“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建设完善创建村路、水、电、气等基础设施,实施连村公路、自来水入户、村庄庭院绿化美化等工程建设。
给美丽乡村“升级”
充分展现“老有所养,幼有所学”
美丽乡村建设离不开经济支撑。尧都区屯里镇韩村引进了投资2.5亿元的尧盛达、世纪鼎盛等4个站台,组织了汽车运输队、装卸队,安排村民就业420余人,村民每年增加收入700余万元,村集体每年稳定实现收入120万元……从无到有、从穷到富的转变,韩村真正脱离农村的范畴,实现了老有所养、幼有所学。
图书阅览室,各种书籍应有尽有;电动按摩床、跑步机、按摩椅等,活动健身室设备齐全;装修别致、光线充足,舒适惬意的休闲娱乐室……这是韩村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
“这是一所公益性和普惠性的幼儿园,可容纳450名幼儿的全省第一流标准化幼儿园。从去年9月份正式开园以来,我们出台了一项优惠政策,凡是本村孩子不收取任何费用等,村集体每年补贴近100万元投入到幼儿园。”韩村幼儿园的教师程敏为前来观摩的人员介绍着幼儿园的情况。
经过一天的观摩,霍州市大张镇贾村党支部书记刘会元感触颇深,“我们村自身经济比较薄弱,要想发展壮大,就得发展集体经济。我觉得以贾村的文化历史为基础,助推文化旅游发展,一定能带动全村的经济发展。”
给美丽乡村“引资”
休闲农业带动乡村发展
徜徉于侯马市普罗旺斯花海农业观光园,一股股淡淡薰衣草的香气萦绕鼻尖,沿着用石头铺满的蜿蜒小路,置身花海,令人心旷神怡。这里将生态农业与旅游融为一体,体现出传统农业园区的生产、生态、文化与观光休闲度假功能。
“农业和休闲结合在一起,由企业带动乡村发展,家户联手打造一个民俗村,真正做到引人、留人、留钱、留心,这样才能让农民真正富起来。”对于从事多年企业发展的霍山伴森缘避暑山庄负责人霍建军而言,他认为美丽乡村建设的最终落脚点在于民富。
近年来,我市将休闲农业观光旅游与现代农业发展融为一体,积极探索“文化+农业+农户+园区+旅游”的农业产业模式,充分依托和发挥旅游资源和农业产业的优势,扎实推进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做到“农旅结合,以农促旅,以旅强农”。基地、园区、旅游景点、特色走廊给我市带来的农业综合效益凸显,休闲观光农业经典与现代农业园区完美结合。
记者 段小婷 安月琦
责任编辑: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