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汾赵康镇67.69万元总收入让20个“空壳村”破“壳”

2016-12-16 10:58:18 来源:临汾新闻网

  临汾新闻网讯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如何把基层党建工作做实、做细、做得更有活力,很多地方都在努力探索。襄汾县赵康镇扎实推进农村基层党建工作,解决了基层党建工作易于形式化、表层化和虚拟化的难点,使党建工作真正成为引领发展的重要力量。

  严责任 塑形象 “仪式感”增强凝聚力

  “我每月都参加村里的党课日学习,对怎样成为一名合格党员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我是党员嘛!我就应该比别人干得更多。”说这话的是赵康镇北王村的党员王福元,入冬以后,他就常常抽空到村里广场、道路上义务整理落叶。

  赵康镇“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像王福元一样积极做表率的党员不在少数,各村的垃圾经常被人自觉收走,各人“自扫门前雪”的现象越来越少。“我们给全镇896名党员都发放了党徽,32个党支部为每个党员制作了桌牌,每月两次的党课日上,要求党员必须佩戴党徽,按桌牌入座。我们还不时组织村党员集中宣誓,重温入党誓词”,赵康镇党委副书记段晓玲介绍,“这种仪式感非常有感染力,增加了党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党课日多了,党员责任感强了,很多想法在潜移默化中形成了,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增强了。

  诚然,光有仪式感还不足以支撑每个党员发挥模范先锋作用。赵康镇还采取了更多的措施,确保基层党建工作落到实处。他们把党日活动“3+2”作为落实全市“三在一平台”的总抓手,使全镇党组织活动规范化、党员活动正常化。通过打造“学习型”领导班子,提升班子成员的政治理论水平和业务水平;通过强化“三会一课”平台,镇领导干部带头参加党日活动,深入召开了“四讲四有”等6个专题研讨会;通过开展“亮身份、争先进、做表率”活动,广大党员干部进一步增强了大局意识、党性意识;通过罗列“三个清单”,对党员领导班子、党员领导干部和普通党员整改落实情况进行全面盘点梳理,共梳理问题517条,目前已经整改落实457条,进一步增强班子的战斗力,发挥了基层党组织的“堡垒”作用。

  办实事,提效率,微送帮”集聚正能量

  “搞党建不是花架子、不是空架子,而要着眼于多为群众办些实事”,在“两学一做”教育活动开展之初,赵康镇党员干部就形成了这样的共识。

  如何办实事?通过研究决策,赵康镇确定了“微送帮”的工作方式。微,就是在每个村党支部建立微信群,村党员和在外流动党员都加入群参加村里举行的各种活动;送,就是针对上了年纪的老党员,进行上门送学活动,村年轻党员与老党员进行“一对一”结对,帮助老党员进行学习;帮,就是开展帮扶活动,组织党员帮助困难户、五保户等弱势群体。

  大赵村的乔永寿老人今年76岁,儿子、儿媳常年卧病,他与老伴两人的生活常常陷入困顿,村党支部副书记陈海明主动与他“结对”,村党课日的学习内容,陈海明总是第一时间讲给老人听,他还与村里其他党员一起送去米、面,与老人谈心,帮他们干一些力所能及的活计;北王村低保户苏纪星患有残疾,妻子长期患病。夏收时节,村党员自发组织为苏纪星收割、晾晒小麦。前些天辣椒丰收了,党员们又帮着村里留守老人收、运三樱椒,“我自己家有三轮,能帮着他们干点就帮点吧。”一位党员这样说。

  为群众办实事,提升工作效率,赵康镇还制定了一套完善的机制进行保障。坚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制定完善了《党委议事规则》《党委学习制度》《民主生活会制度》《党委班子成员包片驻村制度》,保证机关党建工作有章可循、规范运行;落实“一岗双责”,制定了明确的工作责任制和严格的岗位考核制,用明确的责任和严格的考核调动每个干部的积极性,使每个干部人人肩上有担子、人人都有危机感,从而强化竞争意识,形成争先恐后、你追我赶的局面。

  夯基础 谋创新 以党建引领大发展

  “经济工作是实实在在的,党建工作也不能流于形式,我们的目的是让党建工作真正成为引领发展的力量。”赵康镇党委书记吕军这样说。

  党建引领发展需要创新精神,赵康镇创新工作方式、改进工作方法,在党组织创建工作、精准扶贫、人才储备、农村集体经济破零等工作中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五个好”促进党组织创建工作。赵康镇党员队伍老龄化趋势比较严重,60岁以上党员386名,占比43%以上,80后、90后青年农民少,其中12个村3年没有发展党员。结合实际情况,该镇以“村庄创五好、全镇争先进”为主要载体,全面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

  人才储备实施“星火”工程。通过在党员中开展设岗定责活动,选出70名年轻优秀党员作为后备干部培养,着力解决干部“双带”能力不强问题;同时,在种粮大户、合作社带头人、产业发展带头人等非党员中选出40名,作为党员积极分子,着力解决党员队伍老化问题。

  精准扶贫扎实推进。镇村两级结合帮扶单位,通过压实责任、建立台账、制定措施,千方百计开展精准扶贫工作。9月3日,赵康村采取“文化搭台、金融唱戏”的方式由农商行推出三樱椒、大棚蔬菜、仿古家具快贷等金融产品,帮助脱贫户解决了资金的问题。丰盈村第一书记马凤虎帮助丰盈村贫困户刘永顺栽植冬梨3亩,明年可增收3000余元。全镇贫困户233户592人,现已经脱贫96户232人。

  集体经济破零工作全部完成。针对全镇大部分村集体经济薄弱、无钱办事的现状,赵康镇把“集体经济破零”作为今年党建工作的重头戏,采取整合资源、盘活资产、引申产业、依托区位、兴办旅游、政府扶持六条“破零路径”,全力以赴实施“破零”攻坚。截至目前,全镇20个集体经济“空壳村”已全部实现了集体经济破零,总收入为67.69万元。

  当下,已进入农村冬闲时节,赵康镇又开始进行新的宣传、动员,力争让农村党员“动起来”、基层党建“活起来”。 (沈宗珍

 

     

责任编辑:实习生王楠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

相关阅读

    本文暂无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