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有百年的古槐、明清的院落;这里是村容整洁、村风文明美丽宜居的乡村;看!关公后裔聚集的古老村庄——关村

逐梦美丽之旅 幸福梦想花开

——襄汾县古城镇关村创建全国环境整治示范村纪实

2017-04-06 22:46:36 来源:临汾新闻网

  “人杰惟追古解良士民争拜关云长”。关羽,三国名将,集“忠、信、义、勇”于一身,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上至帝王将相、下至士农工商顶礼膜拜的神圣偶像。

  从2014年至今,短短三年时间,关村党总支、村委会,在上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团结全村干部群众,攻坚克难,奋力拼搏,把一个昔日连吃水都成问题的落后村打造成了全省美丽宜居示范村,正向着全国环境整治示范村的目标阔步前进。

  逐梦的路上,留下的是一串串坚实奋斗的足迹。2014年前的关村,是怎样的一副模样?老党员宋金钟记忆犹新。“原来的日子还挺熬煎哩,四五个月,两千多人吃不上水,村里的路灯也不会亮。”一席朴实的话语道出了近年来翻天覆地的变化。原来村民吃不上水,灯不会亮,当时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垃圾遍地、污水横流,村“党总支班子”年龄老化、战斗力弱化,是全县落后的基层党组织,群众意见很大。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古城镇党委、政府在解决群众吃水“燃眉之急”的同时,着力加强关村“两委”班子建设,从根本上解决问题。2014年1月,经过“两推一选”,1998年入党、35岁有着丰富人生经历的王晋刚当选为村党总支书记。

  新班子一上任,正值全国上下按照党的十八大精神大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之时,关村“两委”把工作的目标锁定在了造福群众的事业上,深入研究、着手实施。

  环境整治是首要任务

  关村“两委”把突破口选在街道绿化上,通过镇党委、政府联系县林业局进行了规划设计,全村男女老少齐上阵,种植国槐、柳树、塔柏、塔松、樱花、红叶梨、云杉、海棠、碧桃等2.5万余株,铺设草坪2000平方米,放置盆景150盆,一街一景,整个村庄被装点得色彩斑斓。继而,村“两委”将每一棵树木花卉编号,与村民签订管护责任书,分配给村民们看护,保证树苗长成、成活。

  村内绿化工程成功实施后,关村“两委”着力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收集处理、生活污水治理和人畜粪便污染治理。全村购置了16个垃圾箱、8辆三轮垃圾车,将全村划分为8个卫生责任区,每个责任区配备一名专职清洁员,坚持每天打扫。由清洁公司转运到垃圾处理厂进行无害化处理。去年7月,关村“两委”多方筹资,建成日处理200吨的污水处理站及附属管道设施。全村铺设下水道1815米,修建下水道检查井43个、雨水井86个,连接管道760米。目前已经试运营,污水处理率达60%以上。每年汛期前,村“两委”都要组织群众对排洪渠进行清淤疏通;及时清理排水沟,保障畅通。在村内改厕上,关村“两委”对旱厕全部进行改造,增设公共厕所3座,累计新建改建618户,改厕率达到91.2%。全村养殖户实现了人畜分离居住。2015年8月,在村北建成100立方米沼气池一座,部分人畜粪便定期运往沼气池;另一部分人畜粪便沤制了有机肥,实现了变废为宝,综合利用。大力度推进治污。2016年6月,全村安装太阳能路灯100盏,实现了亮化全覆盖。

  幸福生活是落脚之点

  致力于学有所教,关村大力改善了村幼儿园、小学的办学条件,配备了优秀教师,昔日外出就读的孩子们又回村上学读书。致力于劳有所得,关村“两委”打井三眼,铺设管道2000米,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多次组织群众外出考察,流转土地300亩,建成冬枣大棚30座,构筑起关村新的产业支撑。

  致力于病有所医,关村加强了对村卫生室设施的配备。 致力于老有所养,关村建成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图书室、文体活动室。致力于住有所居,关村分别在2015年、2016年完成了农村危房改造任务。致力于留住乡愁,关村“两委”挖掘历史文化,建立了关公忠义文化广场。村子主干路的房屋后墙、山墙上一幅幅展板描绘着中国传统文化的“仁义礼智信”。古老的槐树、明清的房屋在绿化时被保留了下来,成为在外游子牵挂家乡的精神符号。

  广大群众是建设主体

  三年时间,关村改善人居环境累计投入的资金达到了2097万元,全村“大变脸”的动力,来自于走好群众路线、发挥群众主体作用的实践。关村建立完善了财务管理制度、计划生育管理制度、村民代表议事制度、民主监督制度、财务公开制度等规章制度,建立健全了以村党总支为核心的治保会、民兵连等各类组织。从环境整治到公共设施建设,从产业支撑到文化传承,每一件和群众相关的事,关村“两委”都严格按照“四议两公开”工作法来进行,把村内重大事项的决策交由村民代表大会和党员代表大会讨论,做到了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使各项决策“民主化、法治化、科学化”,使越来越多的群众自觉地参与到美丽乡村建设中来。

  如今的关村,成为了山西省美丽宜居示范村、平安社区(村)、山西省绿色村庄、临汾市文明村;如今的关村,“联防队”成为群众信赖的“110”,“好媳妇、好婆婆”评选、消夏晚会、腊八节民俗活动等正凝聚起全村人过上幸福生活的“心”,荡漾在关村人脸上的是灿烂的笑容,飘逸在关村人话语里的是一份发自心底的“自豪”。如今的关村,整体规划编制完成,一幅“生活美、生态美、家园美、田园美、宜居、宜业”可持续发展的乡村蓝图已经绘就,站在新的起点,关村人继续逐梦之旅,而梦想花开的日子就在眼前。

  张建华


     

责任编辑:付基恒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