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花带来百花开 隰县推进电商扶贫侧记

2018-12-10 09:45:22 来源:临汾新闻网  

  临汾新闻网讯 从2015年至今,短短3年时间,农民电商队伍由260人增长到两万多人,通过电商平台,有6533户14794口贫困人口依托梨果产业,实现稳定脱贫。2016年农产品上行销售1.13亿元,2017年农产品上行销售达到2.18亿元……近年来,隰县抢抓机遇,把电子商务作为经济转型发展的突破口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民生工程,立足小县域,放眼大区域,通过网络与扶贫有机结合,实施农村电商大战略,探索新路子,借力电商助推贫困群众走出一条脱贫致富新路,全县上下呈现出“电商一花开,带来百花开”的强劲态势。

  顶层设计 搭建平台创业化

  隰县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境内垣面高阔残缺,沟壑纵横交错,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造就了清香四溢、甘甜爽脆、皮薄核小、水嫩多汁的玉露香梨,目前,全县梨果总面积38万亩,梨果产业成为群众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支柱产业。

  随着规模和产量的不断扩大、知名度的不断提高,隰县梨果产业出现以假充真、产销信息不对称、出售难等问题,如何保护品牌,保住产业,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反复研究,于2015年9月策划创建了玉露香梨溯源体系和原产地电商平台,初始的隰县农村电商诞生了。该县先后在北京农展馆、上海环球港、深圳百家网站创业园、陕西杨凌农展会、山西太原农博会等地,举办“扫二维码、发朋友圈、品玉露香、赠一个梨”大型宣传推销活动。活动期间,二维码的裂变效应,使玉露香走上了互联网,梨产业对接了大市场。

  2016年,隰县组织120余名农民,远赴浙江丽水“取经”“充电”,开启农村电商“星星之火燎原之势”。当年11月,隰县与浙江讯唯集团合作,创建丽水电商学院隰县分院,成立隰县电商扶贫培训基地,邀请国内电商行业专家授课指导,多次举办进阶培训、高端研修、外出游学、网上实操等,培养出一批农村电商带头人和培训导师,孵化出一批优秀电商企业。

  2017年,隰县与移动、联通、电信三大运营商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与顺丰速运合作设立物流分拣中心,建立通村第四方物流公司,引进金融支持体系,解决电商发展资金问题。电商要素与运行构架的不断形成与完善,“一码切入、两站运行、三园服务”的农村电商运营格局也逐渐形成。

  高位推动 促进特产基地化

  为了解决资源分散、效能不高的问题,今年,隰县丰富电商生态系统建设,融合扶贫攻坚整合资源,聚集要素,创建了农村电商一条街和隰县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公共服务中心,实行街区化运作、园区化管理,将苏宁易购扶贫实训店、腾讯为村项目、物流、包装、分拣、冷库、美工、培训全部进街入区,孵化基地、政务窗口、网货展示、众创空间、数据平台、路演中心、法律咨询、运营管理、人才公寓等全部进入中心大楼。由此,该县的电商进入了全新的发展时期:电商要素由分散性转变为集中化;电商运营由松散型点状协作转变为紧密型街区化运作;营销主体由以创客为主转变为“创客+公司”;销售平台由本土小平台扩展为与淘宝、京东等融合的大平台;该县电商的知名“朋友圈”不断壮大,影响力不断增强,培训基地由县级培训升级为山西省定点电商扶贫培训基地。

  在创建过程中,该县坚持政府主导支持,企业主体运营、村站主力服务,农村电商一条街和县级公共服务中心由有实力有经验的授渔公司企业团队操作运营,人才培训和引进由浙江讯唯公司运作,县、乡、村三级物流体系建设管理由隰县北纬36度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运营,农村电商服务站、腾讯为村由玉露香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指导运营,玉露香区域公共品牌由农本咨询运营,质量保障与追溯体系由浙江天演集团运作,倾力打造产业和电商双向互动、培训和平台互相促进、融资和托管同时并举、街区和要素互相融合、中心和站点协调运作的运营状态,形成了“一街一码一品牌一体系”的特有模式。

  该县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举办各种培训29场次、大讲坛5期,培训覆盖人员达4500人次,提升了农民电商的整体素质,农民电商队伍迅速壮大,发展到两万多人,农民从事电商的人员占全县电商从业人员的90%。

  探索创新 扶持工程长效化

  隰县阳头升乡竹干村委青宿村村民王平,2016年是建档立卡贫困户,2017年靠着发展农村电商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今年,干劲十足的他又承包了10亩果园,打算新建个小型恒温库,打破隰县梨果应季销售的瓶颈,做大做强自己的品牌。

  “以前一公斤玉露香也就是6元左右,现在一颗就能卖到10元,家门口就有冷库,物流直接上门取货,既不耽误地里干活,也不耽误网上出单,特别方便。”王平深有感触地说,如今的青宿村是电商富民村,村里十家就有七家做电商,老百姓真正把钱挣到了手里。

  隰县北纬36度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创始人张利州,有敏锐的市场眼光,他看准当地资源禀赋,公司创建伊始就注册“山里山货”品牌,与隰县的龙头企业野里垣公司合作,通过“企业+订单+基地”的销售模式,开发出70多种适合网销的网货,还与10多家合作社签订订单协议,代理贫困户手中的30多种农特产品。通过京东、淘宝等运营平台,策划永不分“梨”、三生有“杏”、“桃”你欢心、精准扶“苹”等多项活动,将当地的农特产品销往全国各地。2017年,该公司销售额突破3000万元,带动100多户贫困户稳定脱贫。

  王平的嬗变、张利州的义举,只是隰县贫困人口奋力脱贫的一个缩影。截至目前,该县共建立1140个电商创业团队,其中农村电商服务站160个、专业合作社88个、各类公司39个、个体户842个、分布外省市的农村电商服务站13个,在淘宝网销售玉露香梨的网店达到132家。

  与此同时,该县电商扶贫工作在无缝对接、全覆盖服务贫困户的基础上,形成一套体系化的精准实施模型与政府有效推动的公共服务体系。覆盖化的农村电商服务站与贫困户形成了紧密的利益链接机制,该县160个农村电商服务站与1764户的5126名贫困人口签订扶贫对接协议书,由贫困户提供产品,服务站负责销售。该县还连续举办了13届“隰县扶贫网销农特产品节”,线上线下结合,销售额达15582万元,其中助贫销售352万元。

  下一步,该县将加快乡村旅游业数字化、智能化、网格化,实施乡村旅游转型升级,推动农旅融合、跨界整合、县县联合、产城融合,推进电商精准扶贫,激发农村经济新活力,进一步创新思路,在区域上再扩围、在市场上再扩张、在运营上再扩规,进军沿黄地区农产品电商大市场,带动区域经济大发展,群众增收奔小康。

  记者 范韶华


     

责任编辑: 吉政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