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正好扬帆 ——隰县双字坪风电场见闻

2019-07-21 09:15:37 来源:临汾新闻网

  临汾新闻网讯 一座座青山万木争荣、满目苍翠,一台台风机高耸矗立、蔚为壮观,一扇扇叶片缓缓旋转、声声作响……夏日的青龙山,风吹林动、偶有鸟鸣,一幅工业与生态共存的和谐画卷徐徐入目。

  近日,记者来到位于隰县下李乡青龙山的双字坪风电场,49台白色的风机分布在一个个塬面上。这是隰县境内第一个风力发电项目,每年可为电网提供清洁电能2亿千瓦时。

  该项目由山西盾安新能源有限公司投建。2015年,山西盾安公司成立,拟在隰县实施规划总装机300MW的风电项目,2017年6月,一期98MW风电项目开工建设。

  “在新能源领域,风电的技术最成熟。”该公司总经理高云说:“作为国内风电开发的领先企业,我们在全国20余个省(自治区)投资、建设和运营风力发电厂,具有深厚的技术底蕴,完全有能力、有技术做好隰县风电项目。”

  隰县属于典型的黄土高原残垣沟壑区,山峦连绵、丘陵起伏,盾安新能源公司为何会选址于双字坪?高云说:“我们研究了隰县的地形地貌,掌握了多年的平均风速等气象资料,选择出适合风力发电的区域。随后,部署6座测风塔,利用两年的时间进行数据收集、评估,最终选定双字坪作为一期项目的建设地址。”

  在偏远的深山实施这么大的项目,谈何容易?风力发电涉及的配件包括重型塔筒、发电机舱、叶片等大型部件,运输是首要难题。隰县有关部门高度配合、全力保障;盾安公司考察线路、合理规划;建设者们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在群山中开辟出一条专用运输道路,满足了大部件运输车辆的通行要求。

  “更难的是吊装作业。”公司工程部长马乐乐介绍说,一是叶片旋转时直径会达到120米,风机吊装高度最高达到90米,重型塔筒重量大、体积大,必须使用1600吨专用风电机组吊车进行吊装;二是此地为多风的气候环境,对吊装施工造成了很大影响;三是吊装设备需要频繁移动,每一次在残垣沟壑中移动大型设备都非常困难。

  在广大建设者的不懈努力下,2018年7月和2019年4月,一期98MW项目分两次实现了并网发电、投产运行。项目选用的39台久和GHFD120型风机、10台远景EN121型风机,年平均等效利用小时数达到2100小时。

  “项目的环保效益十分显著。”公司风电场场长马永晔给记者提供了一组测算数据:按照每年能为电网提供清洁能源2亿千瓦时计算,一期98MW项目相比燃煤发电,每年可节约标准煤6.3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17.98万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约5411吨,减少粉尘排放4.9万吨。

  49台风机分布广、距离远,如何实现高效的运行维修?马永晔自豪地说:“我们完全实现了智能化运行。”

  在他的带领下,记者来到风电场升压站的控制中心,硕大的中控台上,整齐排列着20多台电脑,屏幕上,一组组数据和图形正在欢快地跳跃。马永晔告诉记者:“我们采用SCADA控制系统,已经实现了远程精准控制。站在中控室里,就可以全面监控每一台风机的运行状态,保障风电场安全运行。”

  据了解,规划的双字坪风电场二期50MW风电项目已被核准,相关手续正在办理中。未来的青龙山上,高耸的风力发电机将会漫山遍野,清洁电能将源源不断为隰县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谈及下一步发展方向,高云满怀希冀:“我们正在就工业旅游进行规划论证,准备深度融合青龙山的自然生态景观与风力发电工业景观,在景区修建道路、恢复绿化,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力争打造出定位准确、生态和谐、景观独特的精品旅游景区。”

  记者  柴云祥

     

责任编辑:畅任杰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