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信息引领创新警务机制
——乡宁县公安局落实我市“一体优化,两翼平安”建设工作纪实
临汾新闻网讯 近年来,乡宁县公安局围绕省公安厅、市公安局的重大战略部署,牢固树立“一切面向实战,一切为了实战”的理念,紧抓指挥处置、情报信息、巡逻防控三个环节,着力构建以指挥中心为龙头、以信息网络为支撑,即时跟踪、实时指挥、点线面联动的快速反应机制,努力提升警务实战化水平。
推进指挥调度实战化 提升实战指挥能力
指挥实战化是警务实战化建设的“龙头”工程。近年来,该局以“可视化为目标”,在调度指挥的科学性和突发案件的快速反应能力上下工夫,搭建智能指挥调度平台,建成了大屏图像管理系统、三台合一调度系统、350M数字集群系统、GPS定位系统、视频监控系统、交通信号控制系统和电子警察系统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指挥调度平台,指挥中心与现场民警同步音频视频“点对点”指挥、“键对键”调度、“面对面”处警,进一步提高了社会面防控力度。
推进视频监控系统建设 提升社会治安掌控能力
近年来,该局投入2800余万元,建成视频监控系统。该系统以新城区公安指挥大楼以西、老城区东门大桥以东、鄂河以北为主区域,覆盖临吉高速出口至吉河高速出口约20平方公里。监控点实行网格分布,布建360个高清视频治安监控点、22个路口监控点和2个制高监控点,共384个点位。设置2个制高点,分别高居新城区和老城区中心地段,可大范围、宽广角监控临吉高速至吉河高速全部城区,俯瞰主街道、明珠、戎子、迎旭三大广场及体育馆、乡宁二中、三中、文体中心等商业文化公共复杂地段,基本实现了重点部位、主要路口、居民社区“点线面”全覆盖、全方位、立体监控。
推进执法全程可视化提升规范执法能力
业务技术大楼和新建成的“天眼工程”同步投入使用,执法办案区标准更高。建成音视频数据管理平台,投入使用网上督察系统,为一线民警更新增配执法记录仪130台,投入40余万元,在全局所有派出所、巡警、刑警、交警办案车辆安装了GPS移动车载视频监控系统,实现了两个“无缝对接”:一是与天眼工程“无缝对接”,填补了天眼工程的“盲区”;二是与执法办案场所“无缝对接”,嫌疑人从案发现场到执法办案场所视频监控“全覆盖”,“五个一律”执法要求得到进一步落实。
推进情报信息研判实战化 提升科学决策能力
以情报信息主导警务,推进情报信息研判实战化,提升科学决策能力,是警务实战化的必然要求。
扎实开展基础信息采集大会战。率先完成与市局信息平台互联对接,拿出30万元建立奖惩机制,落实数量、质量“两个担保”责任制,应采尽采,规范录入,每周一通报、每月一排名,全年共采集录入各类社会信息5000余万条。
健全分析研判机制。从各警种抽调政治素质强、业务能力过硬的民警充实到指挥中心,汇总、整理由各基层一线民警上报的警情信息,系统地对各类信息进行深层次、多视角和专业性的分析综合,严格落实每日、每周、每月全县警情分析研判制度,从而提高信息主导警务的能力,为预防和制止各类案件提供强有力的情报支撑。通过强化预警综合研判,完善信息工作机制,从而极大提高了应急处置主动性、巡逻防控针对性、侦查破案精确性、警务部署科学性。
推进巡防勤务实战化提升动态用警能力
依托实战化指挥平台,优化警力配置,深化基层所队勤务制度改革,完善社会面巡防机制,构建大防控体系建设,进一步增强社会治安的管控力和震慑力。
一是提高应急处突能力。进一步健全完善对暴力恐怖、邪教组织、矛盾纠纷引起的群体性事件的应急处突工作预案,强化实战流程演练,不断提高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置水平。二是推进治安卡口建设。投入100余万元,购置4台移动指挥警务车辆,重要活动和会议期间,在该县两条高速出口处,设置警务治安卡口,加强嫌疑盘查,做好设卡堵截工作。三是推进社区和农村警务全覆盖。以全县11个派出所为核心,根据辖区面积、人口密度、治安复杂状况,科学划分社区和农村警务室,推动警力下沉,合理配备警务室民警,做好服务群众工作。四是推进社会面巡逻防控全覆盖。按照“白天见民警、晚上闪警灯”的要求,规范巡警、派出所、交警警力投放和布局,进一步提高社会面防控力度。健全完善了突发暴力恐怖案件、群体性事件的出警、追缉、堵截等处置工作预案,努力提高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置水平。
该局在以信息化建设为引领、推进警务实战化工作中进行了一些有益探索,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市局党委的要求相比,仍有很大差距。新的形势、新的任务,对公安机关警务实战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乡宁县公安局将进一步解放思想,理清思路,不断探索,努力创新,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公安机关“四化建设”的工作要求,把各项公安工作提升到一个更高的水平,为加快乡宁县转型跨越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记者 白洁
责任编辑:张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