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宁光华镇由“穷”向“富”的华丽转身

2017-06-23 16:29:06 来源:临汾新闻网

   临汾新闻网讯 近年来,乡宁县光华镇按照县委、县政府提出的加快“五化进程”、建设“五个乡宁”的部署要求,认真研究确立了光华镇发展的工作思路和目标:党建统领带全局、倾力“三农”固根基、转型推动兴产业、全面发展促和谐,建设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小康光华。

  党建统领。镇党委以强产业必须首先强党建为抓手,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始终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强化履职担当、狠抓“三基”建设、打造过硬队伍,正党风、聚民心,激发干群干事创业的活力。扎实推进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等系列活动,集中学习、专题研讨、查摆问题、整改落实、建章立制,书记讲党课、班子谈体会,党员在学习,党员在行动。选优配强农村“两委”班子,扎实做好党员和干部队伍教育管理。持续开展了“创先争优”和党员家庭十带头活动。突出问题导向,在解决问题中推动工作。新建改造党支部活动室,彻底解决了村级组织无场所的问题;落实“定查评”工作法,解决党员干部带头无方向的问题;推进集体经济“破零”行动,解决“手中无米”的问题;每年倒切一定比例后进支部进行整顿提高,解决组织软弱无力的问题;强化督查考核、严格奖惩问责、倒逼履职尽责,解决干部作风不实的问题。全镇上下形成了咬定目标不放松、同心协力抓落实的局面。

  强农富镇。党建强则百业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建设小康光华”,在全镇上下形成共识,成为人民群众的奋斗目标。在实践中积极探索发展的新路径,形成了“因地制宜选项目、规模经营扩市场、科学管理增效益、延伸链条创品牌、市场带动促产业”的循环发展机制。

  同时建立了“五加”模式,即党组织+公司(合作社)+农户+基地+市场。党委把脉定夺,支部带头落实,公司(合作社)组织实施、提供种养管、产销、加工服务,农户积极参与,基地扩大规模、科学种管,市场拉动产业。

  目前,光华镇已形成了乡宁县农家福双季槐米有限公司、福兴獭兔养殖专业合作社、万头肉牛养殖基地、凤凰山庄玫瑰种植园基地,覆盖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共369户1387人,人均收入可达2000元以上。富有小城镇气息的祥瑞小区商住楼建成使用。延伸金成大街,路面宽阔整洁。整治农贸市场,运营井然有序。亮化镇区及光华村,人居环境大为改观。文化广场为居民健身、休闲娱乐提供了场所。85个自然村正在实施村组道路和街巷硬化工程。上窑、西宽水、七郎庙、峪口、铺头5座跨河大桥相继架起。79%的自然村实现安全饮水。村级文化广场、便民超市、数字电视、无害化厕所逐步覆盖。农村用电通讯网络全覆盖。生态环境治理,绿化荒山荒坡、治理土地、街巷及村组道路周边绿化、关停污染企业。在环境卫生整治、创建省级卫生乡镇中,全镇上下联动、人人参与,整治行动一浪高过一浪,农村居住环境越来越美。以基础建设和环境治理为重点,光华镇正由过去的“乱乡镇”“脏乡镇”向着宜居宜业、和谐之镇华丽转身。

  此外,该镇社会保障日趋完善,五保低保、大病医疗救助、义务兵和退役士兵优待金、孤儿救助等救济救灾政策从严落实。新农合参保达99.04%、全民参保达91.2%以上。农村困难危房改造和易地搬迁扎实推进。中小学“全面改薄”,顺利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均衡验收。大学生奖补鼓励政策年年落实。卫生院、文化站和群众文化广场建设和改造工程全面完成。“九九重阳节”文化活动、元宵节街头社火表演、戏会、庙会、电影放映等群众文化活动精彩纷呈。人民群众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幸福指数节节攀升。光华镇正由过去的“穷乡镇”向着“富乡镇”华丽转身。

     (闫琳

     

责任编辑:席沛钊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