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宁成瑞养殖:牵住精准扶贫“牛鼻子”

2017-11-16 09:04:49 来源:临汾新闻网

  临汾新闻网讯 11月10日,记者来到距离乡宁县城45公里的光华镇七郎庙村成瑞养殖有限公司。在一排排整齐、宽敞的牛舍里,耳朵上挂着数字标牌的牛群正悠闲地咀嚼着饲料。

  “为了让牛‘住’得更舒服,我们公司的牛舍全部采用钢架开放式设计,有利于夏季通风。到了冬天,我们会把四周围挡起来做好防寒工作。公司成立之初,我们经常去上海、广州、北京、山东等多个省份考察市场,去一些大型的企业、养殖场了解棚区的建设、发展模式、有机肥的制作等各个方面,全力打造现代化的养牛基地。”随行的成瑞养殖有限公司办公室主任郭杨云对记者介绍说。

  为了解决育牛过程中大量饲料的供应问题,该公司按照市场价格收购周边村民的玉米秸秆作为养牛的饲料。这样不仅解决了养牛场的饲料问题,还为村民增收寻找了一条出路。

  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一定要有干净的环境做支撑。牛舍内,51岁的清粪工张建临用手轻轻拍打牛的屁股让它起身,然后用刮板清理牛脚下的粪便。“粪便要是处理不当,会对周围的空气、土壤造成污染,所以我们每天要早、晚清理粪便,既为牛舍创造一个干净、整洁的卫生环境;也确保牛能够健康成长。”

  家住光华镇七郎庙村的村民张建临是当地建档立卡的贫困户,夫妻二人都在成瑞公司打工,一个人负责饲养牛,另一人负责清粪工作,“我以前常年在外打零工,一年到头挣不了几个钱,只能勉强糊口。现在年纪越来越大,出去干活儿也不好找,这里不仅管吃管住,每个月还能拿2500元的工资,我们两个人一年就能赚60000元,可比在外打工强多了,现在的日子过得更踏实、安心。”

  顺着牛舍一直往南走,可以看到成瑞养殖有限公司南门的大院内整齐地堆积着许多牛粪便。一旁,建筑工人正在修建沼气池的内壁。郭杨云指着那儿说:“你看,那里就是沼气池,等施工完成后,我们把储存的牛粪便、尿液全部倒入池中,然后采用先进设备发酵工艺,生产出沼气,再经过净化、提纯后制成生物燃料,供周边的村民使用。”

  说起公司成立时的“初心”,郭杨云仍历历在目。

  “‘创立于国、造福于民’是我们公司的宗旨。我们公司的两位领导都是本村成功的企业家,去年,他们共同出资成立了成瑞养殖有限公司,就是想造福家乡的村民,带动周边的村民、贫困户增收致富。目前,公司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贫困户’的模式,已为全村408户、1486口贫困人户提供了帮扶。”

  为扎实推进七郎庙村的精准扶贫工作,该公司与村里的101户贫困户协商,采用委托代养模式,免费为贫困户养牛。又采用“股加贷”金融扶贫的模式,贫困户不用出一分钱,每年便可以免费享受391.25元的分红。

  “下一步,我们公司将致力于打造一条从节能环保粪便有机污水利用到再生能源(燃气)再到绿色农业(有机肥、绿色蔬菜)的种植循环经济产业链,公司得到发展的同时我们还会为更多的贫困人口和周边村民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郭杨云对记者说。

  记者 段小婷


     

责任编辑: 吉政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