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校园周边环境需要大家共同来维护。连日来,记者走访我市多所学校,发现诸多不文明现象,呼吁广大市民做文明交通参与者。
学校门口现状
3月14日11时30分,在五一路学校门口,不少家长徘徊在校门口等着接孩子,道路南侧停车位瞬间被占满。
“现在天气暖和了,开车接孩子的家长少了,就是骑电动车的比较多。”一位家长告诉记者。
记者观察发现,部分家长骑电动车接孩子时横穿马路,丝毫没有交通安全意识。更有一些家长直接将电动车横放在机动车道上。当记者上前去推该电动车时,一位爷爷却说:不要动。”您这堵住路啦。”我等会儿就走。”直到在该路口值勤的交警前来劝说,这位老人才移走了电动车。
随后,记者又来到解放西路临师附小门口,该处并没有机动车乱停放的现象,通过该处的车辆绝大多数会给小朋友们让路。
究竟该不该接送孩子上下学,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一种意见认为,儿童出行存有安全隐患,应该接送,而且很有必要。另一种意见则认为,接送学生会影响家长的正常工作,同时对孩子层层保护不利于培养他们的自理能力、独立处事能力,并且容易造成交通拥堵,所以不应接送。
记者在临师附小询问了十余名学生,大多数学生表示愿意自己上学或回家,因为在上下学的路上会看到或遇到各种各样的事情,可以积累生活经验。
教育机构老师意见
就此问题,我市某教育机构的教育心理学李老师认为,孩子在三年级以下应由家长接送,这样能增加孩子的安全感。三年级以上的孩子,家长们可以适当的让孩子自己上下学,从心理上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如果有同小区的同学,孩子们可结伴上下学。但家长们偶尔还是要接送,到学校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在马路上观察孩子的不良行为。李老师提醒,家长要教孩子们辨别交通指示灯、过马路要走斑马线、注意看车,要学会规避各种风险。
记者张蕴强
责任编辑:付基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