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核心提示:一茶一饭一粥一菜与一人相守,一琴一棋一诗一画与一人共眠”。平凡的生活犹如电视剧情,有过快乐,有过磕碰,有过成功,有过艰难,但她与他也有着与别人截然不同的剧情,每隔十年像是一世,一世一个故事,就像历经了“三生三世”——又是一个昼夜更替,天微微亮,昨夜的星辰已经枕着棉被入眠。冷清清的水门街街道渐渐有了动静,稀稀疏疏的人们匆匆来往。早餐店的老板拉开卷闸门,摆好招牌,等着客人到来。她紧紧地牵着他的手,在坑坑洼洼的路上左右摇摆,向街口慢慢走去。就像轮轴周而复始般运转,自从他生病7年来,每天清晨她都会牵着他绕水门街走一圈,与沿路的熟人寒暄一番,然后回家。她是张玉香,他是张建康,他们是居住在水门街的一对普通夫妻,共同牵手走过了三十六载。
相濡以沫三十年
有人把夫妻形容为一双手,丈夫是左手,妻子是右手。时间久了,左手摸右手似乎没了当初的心动与激情。其实不然,若有一天,左手受伤了,右手会抚摸着左手,感叹“为何如此不小心。”一句简单的嘘寒问暖蕴藏着夫妻之间的相濡以沫、相敬如宾。
左手拉右手,不是无趣也不是无味,而是相依相守、白头到老走向精彩的人生。一生中,有一个爱你、疼你、牵挂你的人,这就是幸福。正如古人所说:执子之手,与子共著。执子之手,与子同眠。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执子之手,夫复何求?”为此,本报特推出《相濡以沫三十年》栏目,记录平阳百姓的幸福人生。
策划人 祁欣
“第一世”她与他的“富足与幸福”
1980年,生长在山里的张玉香经人介绍认识了城里的张建康。张玉香从小在蒲县甘草凹里长大,从来没离开过家乡,父亲担心她嫁到城里受委屈,不同意这门婚事。但是张玉香看上了张建康的聪明与才智,毅然远嫁到临汾。
因为家庭成分原因,张建康小学毕业后再未上学。当时,赶上改革开放的热潮,他凭着自己的聪明才智靠开大车赢得了第一桶金,生活富足,育有一儿一女。在水门街,他们家第一个使用上了燃气灶、第一个看上了彩电、第一个拥有了自己的私家小车,充裕的物质条件给他们美好的生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日子过得幸福美满。
“那时候感觉自己嫁给他真是世上最幸福的人,什么都不缺,没事不是去跳舞就是打麻将,日子过得特别舒心。当然我们也有磕磕绊绊,毕竟生活就是柴米油盐酱醋茶,哪能没个吵架生气的事儿。他这个人在外特别勤快,在家却特别懒。记得那年我快到临产期了,行动不便,让他把地拖拖,他倒是答应了,结果却画了个‘大花脸’,气得我哭笑不得。”向记者讲起结婚起初那10年,张玉香满脸幸福,津津乐道。
“第二世”她与他的“贫困与乐观”
到了上世纪90年代,张建康雄心勃勃地搞起了铸造冶炼,将全部资产投到这一行业,成为一名小型企业家。
一开始,事业顺风顺水,铸造冶炼产品都畅销到了山东。
忠厚老实的张建康由于轻信生意合作方的承诺,将产品发往山东而没能收回货款导致资金链断裂,从此生意一蹶不振,债台高筑,他们的生活一下子从天堂跌进了地狱。
随后的几年里,张建康也做过一些小生意,想要改变生活现状,但无论做什么都没能翻身。张玉香从凡事儿都不用操心的“阔太太”变成了节衣缩食的“穷当家”。为了抚育儿女成人,他们一起在长途汽车站开过小卖部,为别人做过饭,在浴园里打过工……生活的诸多艰辛都没击垮夫妻俩,他们反而互相扶持度过了最困难的几年。
张玉香天性乐观开朗,始终支持着张建康继续前行,帮助他在困境中站起来。
“那几年着实贫困,干什么都不成,多少钱都打了水漂。他变得愈发沉默寡言,我怕他承受不了这么多打击,无论他做什么都全力支持。那段岁月看尽了人间百态,尝尽了酸甜苦辣,生活的色彩也变得黯淡无光,可是生活还得继续,因为这就是人生。苦了几年,日子尽管平淡无奇,但也算走上正常轨道。”谈到最艰辛的那几年,张玉香的眼眶湿润了,但眼神中依然透露着坚毅。
“第三世”她与他的“疾病与淡然”
进入新世纪,他们的生活依旧像普通人一样平凡,辉煌时期的故事早已渐行渐远。张建康靠手艺挣点小钱养家糊口,而张玉香开始进入家具商场成为一名销售员,并且事业如日中天。年年成为模范的张玉香一干就是十年,受到老板的重用,升职加薪,成为家具销售行业的佼佼者。
正当一家人在困难中砥砺前行时,一个不幸偷偷袭来。
2009年的冬天,张建康突然昏厥倒地不停呕吐,送往医院被诊断为突发性脑溢血。做完手术,张建康躺在重症监护室里,而守候在门外的张玉香一夜间白了头。
为了照顾身患重病的丈夫,张玉香不得不辞去工作。脑部受到损害的张建康还没有恢复意识,只会睁着眼睛呆呆地看着天花板,张玉香每天都要为他翻身、拍背、擦洗、喂饭。张建康意识逐渐恢复后,由于出血位置压迫了三叉神经,导致他吞咽及语言功能损伤,她还要帮助他进行康复训练,在 医院一住就是两个月。
都说“久病床前无孝子,久贫家中无贤妻”,而张玉香从来没有退缩,无微不至地照顾着丈夫。她知道丈夫爱吃什么,按照医生叮嘱,变着花样给他做,别人看了都觉得麻烦的事情到张玉香这儿就变得轻松自在。
由于张玉香的精心照顾,丈夫康复得很快,但还是留下了后遗症:不会说话、吞咽困难、生活不能完全自理,必须有人照料。于是,每天清晨,张玉香搀扶丈夫绕行街道就成了必修课,回家后丈夫坐在沙发上看新闻,她还要洗碗、做饭、喂药、打扫卫生,繁琐的杂事充斥了他们的生活。7年来,她天天守候在他的身边,事无巨细地照顾着他,毫无怨言。
“丈夫生病后,恢复过程中有个过渡期。这个时期,他会异常烦躁,控制不了情绪,不开心的时候还打人,他虽然是个病人,但拳头特别重,每次都打得我生疼,我也哭也气,假装离家出走躲在门后。看见他一拐一拐地追出来, 心一软就从门后走出来了,一边流着泪一边牵着他的手往回走。现在,我别无所求,只要他保持现在的身体状况,这个家就是完整的。”说到此,张玉香握着丈夫的手,张建康控制不住情绪大声哭了起来。张玉香哽咽着向记者解释,自从生病后,他控制情绪的能力就变得很差,看到或听到激动的事情就会嚎啕大哭,跟小孩子一般。
三十六载,张玉香、张建康携手同行,丈夫身患重病后,张玉香不离不弃,执子之手,走向明天。
采访手记记者采访结束后,脑子里挥之不去的都是她与他的故事。人们都说一年是纸婚,10年是锡婚,30年是珍珠婚,35年是珊瑚婚。相濡以沫三十六载,爱情与婚姻早已不是抽象而天真的话题,他们依然坚定地携手与共,融为一体,就像珊瑚一样紧紧相连。珊瑚因为共生才色彩斑斓,因为同生才相依相靠,即使有朝一日逝去了生命,也仍然留下彼此坚守、彼此相连的坚硬骨骼。
记者 张甜甜
责任编辑:张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