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亲爱的朋友啊,我们会与你同在,捧起你的脸,请接受我们的爱……”4月20日晚,催人泪下的讲述、直抵人心的歌声在山西师范大学文化交流活动中心久久回荡。该校举办的“天地大爱君子之泽”道德讲堂以这种独特的方式,让该校师生在感动之旅中收获了强大的爱心动力。
无私无畏的人间大爱
反歧视公益短片《永远在一起》拉开了活动序幕,片中主角涛涛来自临汾红丝带学校。他羞涩地面对镜头,勇敢地唱着:有过美丽的梦,有过蓝蓝的期待,却只能面对着命运的安排。”他轻轻吟唱的每个字、每句话,直戳观众心灵最柔软的地方。
涛涛和同学们最爱的“郭伯伯”郭小平随即现身道德讲堂,为大家讲述了爱与坚持的故事。郭小平是临汾红丝带学校校长,当选“感动中国2016年度人物”。他并不看重这项荣誉带来的光环,只希望能通过自己的努力,让社会各界从心底接受、关怀艾滋病儿童这一特殊群体,对他们少些歧视、多些宽容。
郭小平一手创办红丝带学校,给了艾滋病儿童一个温暖的家。这群可爱的孩子也来到了现场,他们天真无邪的脸庞上写满了对郭伯伯的依赖,以及对未来的美好期许。郭小平笑着去拥抱他们,眼里、手里、怀里、心里全是爱。此情此景令人动容,山西师范大学向临汾红丝带学校捐赠了爱心图书和教育基金,以实际行动加入反歧视爱心阵营。
持之以恒的爱心接力
涓涓细流,汇成江河。8个学生坚持数年为爱努力,从一个宿舍发展为一个社团,以实际行动向大众传达了关注公益、传播爱心的无私奉献精神,影响力扩散至整个学校。如今,山西师范大学236爱心社成了该校响当当的公益品牌,让爱心源源不断地接力下去。
结合情景剧的形式,236爱心社创始人郭学玲,第二、三任社长李江波,现任社长许思亭分别简述了爱心社点滴爱心之旅、社团规划化的运作式、新公益模式的探索求寻,他们期望把初心留在心间,让公益成为习惯,让爱心火炬传承下去。
“郭校长与艾滋病儿童的故事、236爱心社的接力长跑,让我相信坚持的力量,让我寻回公益的初心。关爱弱势群体任重而道远,哪怕遇到从未想到的困难,也应该坚持到底,不仅可以帮助需要帮助的人,还能收获奉献社会的满足感和来自受助者的精神回馈。”山西师范大学学生张颖是一名青年志愿者,此次道德讲堂的主讲内容让她内心受到触动。
永无止境的公益之旅
一人拾柴火不旺,众人拾柴火焰高;一人难挑千斤担,众人能移万座山。公益活动宣传片《与公益同行》回顾了该校在扶老、助残、救孤、济困、助教、赈灾和改善民生等方面开展的公益活动和爱心故事,凝聚团队力量,彰显公益魅力。
此次的道德讲堂以“个人”社团”学校”三个方面层层递进讲述了一个个关乎公益、友善、奉献的温暖故事。
这堂别具特色的道德讲堂为该校师生点亮理想的灯、照亮前行的路。“郭小平校长放弃曾经的理想,毅然决然地建起红丝带学校,让新的希望在孩子们身上生根发芽。他用自己的行动,甚至是一生诠释了‘仁义礼智信’。我的许多师哥师姐在公益道路上奋勇前行,传递给我们许多正能量。这些身边的榜样激励我们在向上、向善的青春路上更加努力前行。”该校学生袁嘉有感而发,只要人人拥有慈善之心、感恩之心,我们的社会将变得无限温暖、无限美好。”记者李静
责任编辑:付基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