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小记者:变身“小暖宝” 呵护父母健康

为父母的健康加油

2017-05-02 21:24:50 来源:临汾新闻网

  核心提示: 辛勤工作的爸爸妈妈是家里的顶梁柱,爸爸妈妈的安全与健康,同样是孩子最深的牵挂。第15个《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到来之际,临汾晚报小记者团与尧都区安监局在京联外科医院联合开展“小手牵大手为健康传递”亲子活动,30个小记者家庭开启“健康之旅”。

  争当“小帮手”认识危害因素

  “职业病”对于小记者来说,或许有些遥远。4月30日上午,小记者与家长刚抵达医院,就忙着询问医护人员:什么是职业病?哪些工作可能接触到职业安全危害?职业病会对人体带来哪些危害?”尧都区安监局特邀的职业卫生专家没有急着回答,而是为大家播放了一部动漫短片,让细心的小记者从中寻找答案。片中,多位工人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健康问题。经过医生的诊断,有的患上了职业性尘肺病,有的是职业性化学中毒,有的则是职业性放射病等。之所以造成这种结果,是源于企业对职业病防治的不重视,以及职工对身体健康的忽视。

  职业卫生专家就片中提到的职业病种类及相关防护知识进行了详细解读,并告诉小记者们,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许多劳动者需要长期面对电脑,为此患上颈椎病、腰椎病,属于新型且常见的“职业病”。这些病症虽然不在国家法定职业病范畴之内,但也需要相关用人单位和劳动者提高重视程度。所以,小记者们一定要多多提醒父母爱护自己的身体,尽量少“低头”、多“抬头”。

  力作“小管家”掌握防护知识

  一个个触目惊心的案例,让小记者和家长陷入沉思。一位小记者不安地问:我爸爸是一名厂矿工人,工作中有职业病危害因素侵袭,如何防患于未然,应对健康风险?”“从事接触职业危害因素的劳动者,不仅需要做好日常防护,还需要定期接受职业健康体检。”尧都区安监局职业健康科科长茹新峰道出答案,随即安排医护人员带领小记者参观用于职业健康体检的大型移动体检车和专设的检查、诊断科室,了解相应医疗设施和不同岗位的职业卫生知识。

  进入电测听室,小记者轮流体验检查流程。只见小记者丛维乐坐在全封闭的小房子里,戴上专用的耳机,几十秒后按动了响铃。

  医护人员表示,丛维乐听到了传至右耳的声音,证明听力正常。而有些劳动者长期处于高音量的工作环境,若不佩戴相关的专业防护用具,听力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

  “通过医院半日游,使我认识到了职业病的危害性,并且掌握了如何预防职业病的常识。”丛维乐希望企业工人关注自身健康,“叔叔阿姨们一定要提高职业卫生防治意识,定期去做职业病健康体检,并佩戴专用的防护用具,杜绝职业病发生。”

  变身“小暖宝”呵护父母健康

  如今,职业病”已是百姓熟知的词汇,但许多人并不清楚职业病的定义和范畴,此次活动给小记者家长也上了一堂教育课。

  一位家长深有感悟:专家的详细讲解,纠正了我的一些错误观念。例如,以前在网上看到的用植物净化空气、用水果来吸附甲醛,其实这些方法是错误的,并不能有效地缓解甲醇在空气中的成分。要真正去除甲醛,必须采用开窗通风、物理吸附、活性炭吸附等科学有效的方法。专家介绍的方法,可以帮助我更好地去工作,让工作环境更安心。”

  小记者娄佳馨的妈妈是一位教师,爸爸长期在工地工作,她为此格外关注相关的职业卫生防护知识。“爸爸妈妈工作很辛苦,也面临着健康困扰。我希望,妈妈在批改作业时,能抽空转动脖子、望望窗外。爸爸去工地时,一定要做好防护设施,免受灰尘侵扰。”她搂着妈妈的脖子,贴心地叮嘱着。

  “小记者不仅要成为职业卫生知识小能手,更应成为呵护父母健康的小帮手。”尧都区安监局副局长李青云道出期望,小手牵大手,共同为健康传递,让健康走进千万户。”记者李静 祁欣 刘凯娜

     

责任编辑:付基恒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