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毛虫”在学包饺子
临汾新闻网讯 “毛毛虫”是一对双胞胎,今年9岁,哥哥陈世昌昵称叫毛毛,妹妹陈世仪昵称叫虫虫,家长们亲昵地唤他俩“毛毛虫”,他俩都是尧都区临钢小学三年级的学生。放暑假了,“毛毛虫”回到姥姥家,经历了一连串的暑假奇遇。
“毛毛虫”第一站来到尧都区金殿镇桑湾村,这里有潺潺的子母河,还有“接天莲叶无穷碧”的荷塘。在当地孩子的陪伴下,“毛毛虫”每天用网摸鱼摸虾。
8月2日,“毛毛虫”和伙伴们来河里摸螃蟹。村里的孩子把螃蟹叫“夹子”,奇怪的是,伙伴们没有在河里摸,而是来到岸边松土层里,掏出一个又一个的“雌旱夹子。这些“雌旱夹子”都是大肚子,轻轻揭开盖,可以看见红色的卵。听小伙伴说,这些螃蟹是躲到岸边来产卵的雌旱夹子,因为怀孕,呆呆萌萌的,可好掏了。“毛毛虫”听了惊奇极了。
“毛毛虫”第二站来到尧都区土门镇沟北村。他们这次是来专访“土龙跳蚤”的,听姥爷说,他们小时候吃过的“土龙跳蚤”,是世上形容不出的美味。
爷爷说,“土龙跳蚤”要等打雷下雨的时候才能出来的, “毛毛虫”于是一天到晚等着下雨。8月3日这天终于下雨了。“毛毛虫”们躲在家里等,等雨一停立马就拎着瓶子就出发了。来到草地里,只见草丛里一只只黑色的虫子匆匆忙忙地爬着。伙伴们说,这些黑色的虫子是从土里钻出来的,所以叫“土龙跳蚤”,捉“土龙跳蚤”的时候,要捏住肚子从后边抓,不然,有可能被它前边的夹子夹住。不一会儿,“毛毛虫”就捉满了一瓶子,回来后姥爷用盐腌了,又用油炸了,“毛毛虫”终于吃到了传说中的美味佳肴。
“毛毛虫”第三站来到尧都区贾得乡亢家庄,这是“毛毛虫”的同学家。在这里,目睹了传说中的 “螳螂捕蝉”。那天下午, “毛毛虫” 在树林里转悠,终于盯住了树梢上的一只老蝉,举起蝉罩刚准备去捕,突然一只绿色的昆虫却半路杀了出来,它一跃而起,一下捕住了蝉的脑袋,蝉就凄惨地哀鸣起来,把“毛毛虫” 吓得不知所措。身边的姥爷说:“我活了70多岁了,这是第一次看到螳螂捕蝉。”
每天晚上, “毛毛虫”都写日记,把这些暑假奇遇全都写了进去,“毛毛虫”这样写道:姥姥姥爷说的太对了,书本上的知识固然重要,但真正的知识在社会这个大课堂里。
记者 刘晚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