尧都区乔李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初探

2019-08-14 08:52:53 来源:临汾新闻网

  临汾新闻网讯 “摸清家底,盘活资产,提高收益。”“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一进尧都区乔李镇乔李村村委会大院,两幅装帧精美的版面就提示,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是村里当前的一项重点工作。

  改什么? 摸清家底是前提

  乔李村是临汾民航机场所在地,是镇政府所在地,2017年至2019年连续三年被确定为省级美丽宜居示范村。为响应《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稳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意见》的要求,积极推进农村集体资产改革试点工作,尧都区将乔李村作为改革试点。

  “2017年11月15日,镇里召开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动员大会后,我村立即行动,通过制作宣传册、进村入户走访、召开村民代表大会等形式广泛收集群众意见,并利用广播、村务公开栏等形式,使全村群众了解产权制度改革的目的意义和相关政策,进一步统一了全体村民思想认识,提高了村民参与积极性。”兼任村党总支书记的乔李村董事会董事长王张虎向记者介绍基本情况,“我们根据集体资产的不同类型和条件确定改革任务,坚持分类实施、稳慎开展、有序推进。通过组织宣传、清产核资、身份界定、股权配置与量化等环节,确定了总资产、总股份等核心数字。”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关键环节是组织宣传制定方案,清产核资、成员界定、股权配置与量化。为准确清理家底儿,乔李村成立了清产核资工作组,对清查出的各种数据进行汇总,并分别登记造册。

  “好在村里从1966年起就建了台账,档案全、账务细,产权清晰,基本没有什么争议。”“我们村的南楼、北楼分别有四层,下面两层为临街商铺,已经卖给个人,但是上面两层当时是不是一并卖了?经过询问多位知情人,证实上面两层还属于集体所有。”对于清查出的类似“实有账无”的财务,村里向知情者了解详情,并召开村民代表会议,选出7位党员干部、村民代表进行评估,清产核资全部结束后召开村民代表大会进行通报、审核、确认并对外公示。

  经清产核资,认定乔李村集体总资产为一亿元,其中,可折股量化的经营性资产有4400万余元。

  改给谁? 确认人员是关键

  是不是每个村民都是股东,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怎样判定?为建立健全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股权量化工作,切实维护村集体经济组织和成员的合法权益,在充分保障农民群众民主权利、尊重农民群众意愿的前提下,乔李村以二轮土地承包人口信息为基础,坚持“生不增、死不减、入不增、出不减”的原则,民主决策,制定了《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股权量化方案》。

  “我们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股份构成依据1958年1月1日起户口到本村为准。”据王张虎介绍,乔李村股份设置分为三个阶段:1958年1月1日至1983年12月31日,户口到本村起算,每满一年,享受3股;1984年1月1日至2002年12月31日,户口到本村起算,每满一年,享受2股,不满一年不计股份;2003年1月1日至2018年3月1日,户口到本村起算,每满一年,享受1股,不满一年不计股份;在行政事业单位、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正式工作的非农业户口成员,不是本村股民但对本村有突出贡献者,经股东代表大会同意,享受荣誉股,不参加股权分红。

  按这个方案,乔李村最终确认总股份263652股,股东总数5029人,人均52股,每股折价163元。“根据我村实际情况,此次产权改革只设个人股,不设集体股,把集体经营性净资产全部量化到人,根据每年的收入年终分红到每位成员。村里个人最多的满股为131股,最少的1股;一户最多531股,最少34股。”

  怎么改? 确定方案是核心

  持股份额差别很大,村民们能没有意见吗?怎么不按照人数均分股份呢?

  乔李村董事会董事霍建民说:“从2017年9月开始,在王张虎的提议下,我们草拟了两个方案,一家一户一张票征求意见,汇总意见后召开村民代表会,举手表决, 2018年3月1日正式通过村民大会确定了这套方案,之后贴出公告、公示结果。”

  乔李村折股量化办法是全国 “独一份”,以出生时间与落户时间这两个硬杠杆作为界定标准,时间节点与国家政策相及,基础是对村集体贡献多少,易确定、好操作、少争议,合情合理,所以方案一出,大家基本都认可。

  村民王金娥1957年出生,“与我同岁的许多妇女比我股份少,因为我生在乔李,嫁到本村,比她们落户时间长,在村里干活时间长。”

  “1966年修建4处高灌站,从河里提水浇地;1969年搞水井河流远浇;1973年100天打100眼井、修防渗渠道10000米,实现了机、电、井、渠、路、林六配套。”“1975年在南门河和水门河修建‘八一’水库,基本改变了村里的水利条件。”“1971年至1976年6个冬春,全村男女老少齐上阵平田整地,把全村阡陌错落、垅堰不平的8000亩土地平整为平展展的水浇地。”……说到年轻时干过的活儿,村里的老人们依然充满豪情。

  今年76岁的郭德杰老人分了131股,像他这样的“满股”者大概占到全体股东的三分之一以上,对这个方案,村民们认为,“多劳多得,贡献大者多得,没说的。”

  如何干? 壮大发展是目标

  通过董事会与村民的交流,记者了解到,进行全面清产核资,摸清集体资产家底,建立健全集体资产监督管理机制,能够有效防止集体资产流失,实现“家家有资本、户户是股东,人人有股份、年年能分红”的美好前景;实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让集体资产能交易、能投资、能增值,可以促进集体资产市场化管理,提高集体资产运营效率,有效加快集体经济发展,实现集体经济壮大,对于维护农民合法利益、巩固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具有深远影响。

  2018年7月20日,乔李村成立了股份经济合作社,并根据《乔李村股份经济合作社章程》选举出董事会和监事会。

  “改革后,我村将以增加集体经济收入和农民财产收入为抓手,拓宽增收渠道,使土地收益达到最大化,努力将乔李村建设成‘村强、民富、文明、和谐’的新农村。”乔李村董事会一班人信心满满。

  改革画卷铺陈在乔李村万亩大地,相信这个试点村“土生土长、全国唯一、别无分号”的折股量化方案,可以为更广泛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提供可借鉴的蓝本。

  记者 韩晓芳


     

责任编辑: 吉政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