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屋中翻出民国粉彩小碟

2014-08-20 21:03:35 来源:临汾新闻网   浏览次数:

 

    老屋中翻出多个老瓷器,底部还有清代多个皇帝的年号字样。近日,家住市区水车巷的襄汾籍人贾师傅,在襄汾县汾城镇尉村的老屋中整理旧物时翻出有清代款识的碟子,后经市收藏家协会人员鉴定,这些“清代”碟子为民国粉彩。
    贾师傅在老屋中翻出的瓷器为小碟,共有10余个,直径14厘米左右,每个碟子均保存完好,个别碟子有裂纹。瓷器上有荷叶、荷花、梅花、寿桃等图案组成,每组图案的颜色有红、绿、黄等几种深浅不一的颜色,大多碟子底部的中间为一个寿桃,寿桃中间五六片叶子,寿桃周边有四组图案。在碟子底部有“康熙年制”乾隆年制”“道光年制”同治年制”等清代皇帝的年号文字,也有“余生顺号”商号的文字字样,不少碟子上有人为刻上去的“丙”水”土”文”保”等字样。
    “我家的房子是清代的老建筑,住过好几代人,后来老人去世后就没人住了,这些碟子是上次整理旧物时从屋顶的角落里发现的,小时候并没什么印象。”今年46岁的贾师傅介绍,以前家里翻出过的老物件有青花笔筒、铜圆、梳妆盒等,没想到这次能找到这么多小碟子,从碟子底部可以看到‘康熙’、同治’等文字,别人说是粉彩,按照这个说法,应该是清代的粉彩碟子。”资料介绍,粉彩瓷又叫软彩瓷,景德镇窑四大传统名瓷之一。是一种釉上(在瓷胎上)彩绘经低温烧成的彩绘方法。粉彩瓷器是清康熙晚期在五彩瓷基础上,受珐琅彩瓷制作工艺的影响而创造的一种釉上彩新品种,从康熙晚期创烧,后流行不衰。
    为了鉴别这些粉彩瓷器小碟的年代,贾师傅找到了市收藏家协会会员、在尧庙古玩城开店的李师傅。
    “粉彩始于康熙后期,雍正时相当精致,乾隆年间达到很高的艺术水平,民国时期烧造了大量历代仿古瓷,粉彩就是当时的主流之一。”收藏和研究瓷器多年的李师傅介绍,这些小盘为民窑烧造,烧制水平较为一般,根据器型、花卉、款识等特点,可以判断是民国时期仿清代款识的瓷器,虽然价值不高,但具有一定的收藏意义,而且对粉彩瓷器的研究者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记者张春茂

     

责任编辑:付基恒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