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一名党的基层干部,没有任何理由干不好脱贫攻坚工作!”这是永和县坡头乡任家庄村党支部书记王有玉的获奖感言。日前,永和县举行了脱贫攻坚表彰大会,来自该县基层的机关单位、“第一书记”、工作队员、合作社、自强脱贫代表等166个先进集体和个人受到了表彰。
坡头乡索驼村李亮,带头创办了“生态农场养殖专业合作社”,把党组织建在产业链上,合作社养牛105头、羊200只,年产值160万元,带动53户贫困户,户均增收3800元。全县已创建的28个产业党小组,带动600户贫困户户均增收3000元。李亮创办的合作社只是永和县产业发展“一村一品一主体”的一个缩影。
阁底乡阴德河村“第一书记”鹿晓辉,在全国第五个“扶贫日”,积极组织协调中国煤炭博物馆与永和县委、县政府在阴德河村建起了“爱心超市”,捐赠物品217件、捐款6960元。这种由“送”变为“奖”,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争取”的做法,扭转了贫困户“坐着墙根晒太阳,等着别人送小康”的依赖思想。
芝河镇霍家沟村刘书祥,下肢瘫痪,坐着轮椅,但他不等不靠不伸手,多方拆借买了一辆三轮车,开始走上收购创业路,第一年他就赚到了5000多元钱。2016年政府资助5000元,他又养起了120多只鸡,年收入3000多元。身残志坚的刘书祥,不仅开拓出了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更为乡亲们的脱贫致富做出了自强脱贫的样板。
永和县水利局局长刘永胜在表态发言中讲道,“2018年前已完成55个贫困村的饮水安全问题,还有24个村的饮水问题没有彻底解决,我们一定要提前做好规划,年后一开春,马上开工建设,确保在9月底全部解决贫困群众的饮水问题,保证让群众用上安全水、放心水”。
“万众一条心,黄土变成金”。一个个攻坚克难的先进集体,一个个忘我奉献的模范个人,一个个自强不息的贫困群众,凝聚起脱贫攻坚的强大力量。永和人民用自己双手开辟出的“十大脱贫路径”,使脱贫攻坚走上快车道,贫困发生率由2014年的34.6%,下降到9.84%;贫困人口由18119人下降到现在的5153人。典型的做法和突出的成效,在市际交叉检查和国家精准扶贫成效第三方评估考核中受到一致好评。(杨虎明 张步军)
责任编辑: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