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银发一族”老有所乐

2017-10-29 22:08:12 来源:临汾新闻网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当许多年轻人还在不能有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而懊恼不已时,一群时髦的大爷大妈却已经过起了边养老边旅游的多彩生活。

  今年69岁,家住洪洞县万安镇的陈先生这两天正忙着打听去杭州的旅游事宜。“趁这段时间天气还不太冷,我和老伴打算去外地看看。”10月25日,在面对记者的采访时,陈先生说,“前两天邻居刚从杭州回来,听说那里很暖和,风景也不错,我就向他打听了一下怎么报团,费用是多少……”陈先生细说着自己的旅游计划,并表示,其实产生出去旅游的想法,主要还是因为兜里有了闲钱。

  无独有偶,家住临钢二区的王先生也表示,年轻时忙着工作,照顾一家老小,如今退休了,趁着身体还好,就想出去转一转。他说,最近三年里,每年的重阳节前后,他都会和老伴一起出去旅游。“每次旅游前,儿子都会提前在网上给我们订好旅店,买好车票,让我们老两口非常省心。”王先生高兴地说。

  随后,记者走访了市区多家旅游机构。位于解放路中国国际旅行社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每年五一、十一是旅游的黄金期,老年人大多会选择“错峰”出游,多以南方景点为主,也有出国旅游的。

  据临汾铁旅的工作人员介绍,近两年,出门旅行的农村老人逐渐增多,除了以家庭为主来报名的,也有跟亲朋好友组团结伴出行的,我们会根据客人的需求,对于团费、线路等要求来设计线路、安排食宿等。”该工作人员说。(亢亚莉)

  真情暖老人欢度好时光

  几度夕阳红,悠悠重阳情。10月28日早,南街小学的部分师生走进社区、敬老院,用表演节目等形式为老人们带来了一段欢乐的时光。

  活动开始后,同学们集体演唱了《少年先锋队队歌》,接下来,还有的同学现场演奏了乐器。节目内容丰富多彩,暖暖爱意在柔美的音乐声中无言地传递着……老人们都沉浸其中。同学们还在现场为老人们佩戴温暖的大红围巾、递上暖水袋,并送上祝福语。老师们也坐下来与老人亲切地聊天,场面异常温馨,浓情感染了在场的每个人。

  “太好了,看到你们我不孤单了,希望您们能常来这里做客!”一位老人拉着孩子的手感动地说。

  南街小学二(5)班的陈老师说,老人们为这个国家贡献了自己的青春,没有他们就没有我们幸福的今天。此次活动,让孩子们奉献了爱心、感受到真情。祝愿天下所有老人,老有所依,舒心度晚年,祥和每一天。(郝海军)

  巧手做衣服手机拍“大片”

  家住煤化巷的张阿姨,今年58岁,退休后赋闲在家,没事儿就在家看孙子。这普普通通的看孙子在别人那里是一件“苦差事”,但到了张阿姨这儿,反而是锦上添花,处处被邻居称赞。退休后的张阿姨到底怎样看孙子看出乐趣的呢?张阿姨退休之后,像普通的老年人一样,没事就去跳广场舞,但久而久之便觉得索然无味,所以,她就想找个自己喜欢又有乐趣的活动。作为即将花甲之年的人,张阿姨算是走在时尚前沿,她热衷于穿衣打扮,对于衣服搭配很有自己的见解。

  自从照看了孙子,属于自己的时间和乐趣更少了,有一天,她突发奇想,利用自己穿衣打扮的技巧开始装扮起孙子。张阿姨没事就领着3岁的小孙子逛街,将小孙子打扮得个性而帅气,还用手机给孙子拍出了时尚大片的感觉,亲朋好友无一不称赞有加。

  张阿姨并不满足于此,甚至购回一台缝纫机,按照孙子的身材,亲自动手为孙子做出一套又一套时髦的衣物。从此,张阿姨的“名声大振”,一传十,十传百,有不少人都慕名而来向张阿姨讨经验。

  “我给孙子做衣服纯属业余爱好,没事打发一下无聊时间。我这人闲不住,也喜欢穿衣打扮,给孙子设计衣服正好一举两得。”张阿姨笑着跟记者说。

  张阿姨除了给孙子制作衣服外,还跟朋友学了点摄影知识。她用自己的手机竟给孙子拍出了时尚大片的感觉,令人叹为观止。在张阿姨家里的墙面上挂满了她拍的照片,别有一番风味。

  退休后的张阿姨看孙子看出了和别人不一样的门道,将自己的乐趣和生活相结合,让垂暮的晚年生活过得有滋有味。( 张甜甜)

  家乡美如画写歌来抒情

  “山悠悠,水悠悠,歌声飞上那彩云头,山山花果香,水水鹅鸭游……”好一条昕水河,入呀么入黄河,两岸青山水中映,水中花开满山坡……”我们听到的这些歌曲是来自古稀老人龙麦成之手。

  1946年,龙麦成出生于蒲县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几十年来,他经历过岁月坎坷,却依旧对音乐如痴如醉;他不仅会拉二胡、吹笛子、弹扬琴,还喜欢填词写歌,创作出了一些反映家乡日新月异变化的歌曲。

  都说歌声传递心声,龙麦成就用他优美的歌声歌唱幸福生活。从2008年退休后,他的作品更是达到了“井喷”状态。诸如《同心共筑中国梦》《心花怒放红似火》《我和祖国》《祖国是一首歌》等一些阐述对党的热爱和赞美家乡新生活的歌曲相继问世,并且其中部分作品被中国音像出版社出版;在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学会、感动中国新创词曲选拔组委会联合举办的“我的家乡多么美―― ―全国首届‘唱响我家乡的歌’”词曲选拔活动中作品《家乡美如绣》成功入选。

  为了这一业余爱好,他把大部分退休金都砸了进去,但依旧乐此不疲,执著钻研。记者问道:是什么支撑您几十年如一日地创作?”龙麦成自信地说:很多人听了我的歌后,都觉得非常好听,这就是让我坚持创作的动力。”谈及未来,古稀之年的龙麦成表示,只要精力允许,他会继续创作歌曲,赞美家乡、宣传家乡。“咱蒲县这么多年变化特别大,山变水变,人杰地灵,激发了我创作的欲望,我想把我的家乡通过这些歌曲宣扬出去,同时,也希望我的歌曲能得到更多人的认可。”龙麦成说。(亢亚莉)

  闲时打扑克健脑又欢乐

  在鼓楼广场,每天下午都会有很多人聚集在这里消遣娱乐。有带着孩子遛弯的,有坐在这儿攀谈聊天的……好不热闹。但在广场一隅,每天都有一群老年人坐在长凳上玩扑克。他们你一言我一语地聊着关于扑克的内容,欢乐的笑声引得路人禁不住回头,想参与到他们的快乐当中。这群老年人中的薛阿姨告诉记者她的故事。

  薛阿姨今年67岁,在这里打扑克已经有5个年头了。她退休后一直在家帮忙照看孙子,每天的生活倒也过得充实快乐,但是孙子上了幼儿园之后,她的生活就开始变得索然无味。偶然间,她来到广场遛弯,看到这里有一群和她同龄的老年人在这儿打扑克,于是她也加入到其中。时间一久,性格开朗的薛阿姨就和他们打成一片。

  薛阿姨说:退休后,我有一段时间 过得比较迷惘,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年纪大了,很多娱乐方式已经不适合我了。

  在广场玩起扑克后,我发现这个休闲游戏可以让我多动脑,对老年人的身心健康还有一定的帮助,于是我就经常来。”打扑克真的有这么大的魅力吗?薛阿姨介绍,他们玩的是打升级,两人为一家,双方携手击败对方。这个打扑克技巧性还比较高,要依赖对家配合,一起“御敌”。有时候配合的默契程度高再加上牌运好,会将对方打得落花流水,他们则开心地手舞足蹈。

  “打扑克能活动大脑,我觉得自己思考问题时比以前灵活了。虽然我们经常会因为打扑克而吵吵闹闹、不欢而散,但是第二天大家又会准时到广场玩,一笑泯恩仇,继续大战!”薛阿姨笑着说,老年人的娱乐方式太少了,我们以这种方式来愉悦自己的身心,又不让儿女操心,我觉得挺好。”(张甜甜)


     

责任编辑:王伟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