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新时代 新作为 新篇章】临汾10路:铿锵玫瑰 铁骨柔情

2019-11-09 09:27:26 来源:临汾新闻网

  临汾新闻网讯 清晨5时许,夜色依然笼罩着大地,城市还处于静谧之中,临汾公交公司10路公交车驾驶员张文霞已经骑着电动车开启了新的一天。

  时值深秋,寒意渐浓,但张文霞的心却是热的。最近,她所在的10路公交线路获得全国“新能源公交高品质线路”称号的喜讯,让她和同事们很是自豪。

  10路公交是临汾交通战线上的一面旗帜,曾先后荣获省级和全国“巾帼文明岗”“全国交通运输行业文明示范窗口”等荣誉称号。与其他公交线路不同的是,36名驾驶员是清一色的女性。

  这个以微笑服务和爱心搀扶著称的集体,以女性特有的温情、细腻,让关爱在车厢流动,让文明广为传播。

  近日,记者走进她们中间,聆听她们的暖心故事,感受她们的喜怒哀乐,陪她们一起欢笑,一起流泪……

  微笑的力量

  “您好!欢迎乘车,请往里边走,谢谢!”这是去年以来,临汾公交驾驶员统一的问候语,广大市民早已习以为常。而10路公交的不同之处在于:多了一张温馨的笑脸。

  2018年,为了提高服务档次,临汾公交公司特邀山西师范大学空乘专业的老师对公司全员进行礼仪培训,提出临汾公交“空乘化”服务的新理念,要求所有乘务员做到“四美一标”。为了将这一理念落到实处,10路公交所属的第三分公司坚持对36名驾驶员进行强化培训,党支部书记安文杰鼓励大家:每天对着镜子笑一笑,镜子也如人一样,你对它笑它也对你笑,不管你生活中遇到什么,绝不能把负能量带到工作中,要把微笑作为一种职业习惯。为了练就温馨的笑容,她们将筷子横放在牙齿间进行训练。

  一个微笑让乘客如沐春风,带给他们一份好心情;一个微笑拉近了与乘客间的距离,让彼此不再陌生。

  当驾驶员微笑着伸出右手,向乘客做出欢迎手势时,有的乘客会微笑着上前击掌,有的会道谢,有的会对她们说,你们辛苦了。每当此时,驾驶员们的心里感到很暖很暖。

  搀扶没商量

  在迎春街口,驾驶员赵秀婷远远就看见那名坐着轮椅的男子等候在公交站点,他几乎每天都要乘坐公交车外出,而且只等10路公交车。车辆停稳后,赵秀婷解下安全带走下车,先把轮椅搬上车,再把这位男子搀扶上来安排坐下,才回到驾驶座位。

  在东关大十字,驾驶员盖华霞驾驶的车辆刚进站,就见一位70多岁的老大爷拖着一大包废品用力往车门跟前挤,盖华霞急忙下车,帮大爷将废品提上车。这位收废品的大爷也是10路公交的“铁杆粉丝”,而且每次只坐一站。

  在迎春街一处站点,驾驶员段悦琴遇到3位特殊的乘客,30多岁的女士一只手抱着一个小孩,另一只手拉着一个有眼疾的中年男子,段悦琴立即下车让抱孩子的女士先上车,自己搀扶着中年男子上车安排座位。

  如果只是简单的搀扶也就罢了,最令她们头疼的是,个别老人上车后不知在哪儿下车。一次,驾驶员张红晓将一位老太太搀扶上车后,老太太竟忘了下车站点,张红晓只好将车驶到终点站后打了110,直到派出所民警将老人接走才出车。

  去年,驾驶员吕俊在驾车途中,一位年轻乘客突然倒在地上抽搐起来,她立即将车停在路边,一边拨打120,一边组织有经验的乘客紧急施救,终于让这位年轻人转危为安。

  爱出者爱返

  2018年春节期间,乘客特别多。

  上午10时许,刚刚开始跑10路公交线路不久的驾驶员任静又累又渴。因为怕上厕所不方便,她早上都没敢多喝水。车行驶到建设路站点时,刚打开车门,一位老人提着暖瓶走上车来:“姑娘,给你倒点水,你们辛苦了。”

  此时此刻,一股暖流涌上心头,她的眼泪流了下来。后来她了解到,在建设路口给乘务员送水的是一对70多岁的老夫妻,他们的名字叫张瑞明、马俊格。每逢节假日,他们都会早早出来为途经的公交车司机倒水,迄今已经坚持了3年。他们说,孩子们服务这么好,这么辛苦,给她们送点水是应该的。

  在这条线路上跑的时间长了,有些乘客和驾驶员们成了老熟人,知道她们早上顾不上吃饭,有时会给她们带几个热包子、饼子,有时拿几个苹果、香蕉、橘子等,怕被拒绝,就放到驾驶座后面的平台上,下车时才嘱咐她们到站点拿上。中秋节的时候,有人给她们送来月饼;过年的时候,有人拿来了春联。当个别乘客无礼刁难时,会有许多乘客站出来,帮她们主持公道。

  在公交公司的办公室,有乘客送来的多面锦旗,这一切,是对她们工作的褒奖,是她们的付出得到的回报。

  亏欠与愧疚

  在工作岗位风风火火、对待乘客笑容满面的驾驶员们,每个人都有满腹的心酸、满心的愧疚。记者采访期间,说到心酸处,大家都禁不住泪流满面。

  驾驶员孙青菊的孩子今年7岁,爱人在杭州打工,双方父母都在农村,孩子小时候在村里跟老人们生活,上小学了才回到父母身边。周一到周五,孙青菊和同为公交司机的姐姐轮班接送孩子,一到周末和放寒暑假的时候,孩子就抱着她的腿不让上班,由于时间紧迫来不及哄孩子,每次她都是狠心把孩子的手扒开,逃也似地奔向工作岗位,一路走一路流眼泪。

  驾驶员张红晓夫妇二人都是公交司机,一个跑郊区、一个跑市区,孩子今年也是7岁,也是到上学年龄才从村里接回市里,但他们又都没时间管孩子,就把孩子送到辅导站,一周接一次。每次送孩子时,她和孩子一起哭。今年正月初一,要上班了,孩子哭着说,妈妈,我求求你今天不去行吗……

  刘亚平的孩子丢了自行车,第一时间给妈妈打电话寻求安慰,由于在上班时间,她没办法接电话,无助的孩子哭着步行三四公里一人回家。每次想到这事,她都感到不是滋味。

  没时间陪孩子长大,同样也没时间陪伴父母变老。

  5年前的一天,师引风的手机在上班期间响个不停,因公司有规定,上班时间不允许接电话,直到终点站她才拿起手机,一看有十几个未接来电,全都是姐姐和弟弟打来的。她立即拨打过去。姐姐说,你快来,爸妈煤气中毒了正在抢救。

  师引风突然感到天旋地转。两位老人都70多岁了,可是由于她工作繁忙,多年来几乎没有陪伴过父母。闻听此讯,她立即拨通公司经理的电话,把工作安顿好后,才匆匆赶到父母家。这时,她看见院里院外都是人,两位老人已经静静躺在床上没了呼吸。师引风瘫倒在地上,强烈的心痛和愧疚感吞噬着她,从此以后,自己再也无法尽孝了……

  和谐的团队

  临汾10路公交线路共有公交车18辆,运行线路总长29.8公里,全程途经43个站点,运行范围覆盖市区主干道,每天发送乘客9000人次以上,高峰期可达一万人次,任务十分繁重。

  36名驾驶员中,最大的49岁,最小的24岁。虽然年龄差距较大,性格也各有不同,但相互之间却非常和谐、融洽,工作很苦很累,聚在一起却是一片欢声笑语。看起来文文弱弱的她们,干起活来却个个巾帼不让须眉。爬到车顶洗车,跪在地上擦地板……她们互相帮助、互相比拼,各项工作干得有声有色。

  驾驶员赵秀萍今年49岁,是一众姐妹中年龄最长的,但她从不“倚老卖老”,脏活累活抢着干,对年轻人悉心指导、关爱有加。

  驾驶员盖华霞是大家公认的学雷锋模范,她每天去得最早,脏活累活干得最多。去年冬天下大雪,天不亮她就早早赶过去,把公司所有车辆玻璃上的雪都清扫了一遍。

  驾驶员田慧丽文文静静,却心灵手巧。10路公交线上18辆车的方向盘套都是她亲手制作的,停车场的临时休息室也让她装扮得充满生机——她给凳子上缝制了坐垫,把一个个废旧塑料瓶修剪成花盆,种上绿萝、吊兰等花卉,给大家营造了一个温馨的休息环境。

  春去秋来,花开花落。在这条循环往复的线路上,每天都演绎着动人的故事,传播着城市的文明。

  记者 高秀云


     

责任编辑: 吉政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