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10月18日上午,记者在市委老干部局二楼的小型展示厅看到,坐垫、枕头、水果篮、装饰品等种类繁多、造型各异的草编作品琳琅满目。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些草编作品所用的原材料居然是玉米皮。
“包括各种手工花、‘福’字等等在内,都是用玉米皮做成的,别人觉得玉米皮没用,当垃圾扔掉,可我们将其当做宝贝。”市委老干部局副局长李保恩对记者说,自从接触了草编,平时毫不起眼的玉米皮在他眼里转瞬就成了一件件精美工艺品的“雏形”。
李保恩介绍,今年3月,市委老干部局扶贫工作队经过入户走访、深入了解,确定了草编扶贫项目。4月18日,工作队组织安泽县马壁乡下石村、隰县阳头升乡王家沟村村民代表赴运城市闻喜县蓬笠草编专业合作社学习。7月17日,闻喜县草编能手来到下石村,对村民进行了第一次培训,不少农村妇女对这项手工艺产生了极大兴趣。第一次培训能引发如此大的反响,令扶贫工作队的队员们信心大增。那以后,扶贫队又接连组织工作人员在安泽县、永和县、隰县、尧都区等多地开展了10期培训,参与培训的人员达到500余人。
“我本身就喜欢做手工,通过微信了解到草编培训,出于好奇就过来学习,没想到玉米皮编出来的这些小玩意儿既美观又实用。”第一期培训班的学员郭桂春如今已经成为培训团的一名指导老师。她一边用刚刚编好的玉米辫儿粘贴“福”字,一边说:“我平时在家也没什么事,草编可以打发打发时间,每做成一件作品,就会非常有成就感。”像郭桂春一样,培训团的所有老师都从培训中挑选出来,或是手艺学得比较快的,或是肯下工夫钻研草编的,或是会设计有创意的。通过培训,工作队选拔出了一支教师团队,实现了草编技艺的“自给自足”。
我市玉米种植面积极广,草编的原料玉米皮非常容易获取,而且这项手工艺是一项“草根”技艺,投资小、见效快,能够有效帮助农村贫困户脱贫;同时,对一般用来焚烧处理、带来污染隐患的玉米皮进行废物利用,对生态建设也是一大贡献。不仅如此,草编还让众多的家庭妇女、退休人员发挥了余热,培养了新的兴趣爱好。
半年多的时间里,扶贫工作队将传统草编技艺和现代文化元素相结合,设计出一系列草编文化创意产品,并积极参加了山西省第三届文博会、第五届农博会以及省妇联改革观摩展,产品备受好评,更荣获了第四届“三晋巧姐”手工艺品展评展销银奖、“巧手脱贫明星产品奖”等奖项。
“历史只会眷顾坚定者、奋进者、搏击者,而不会等待犹豫者、懈怠者、畏难者。”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开幕会上的报告,让工作队每个人都觉得振奋,有了迈开步子往前走的决心。李保恩说:“尽管草编产业成绩喜人,但不能止步于此,还应该广泛征求各方意见,研究更高端、更上档次的产品,以满足不同的市场需求。”下一步,市委老干部局考虑举行草编创意大赛,吸引更多本土人才关注草编技艺,让草编真正变成一条“一人学会、脱贫一户、致富一家、造福乡里”的康庄大道。
记者 段碧蓉 安月琦
责任编辑: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