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县:“红苹果”承载致富梦

2018-01-16 09:21:56 来源:临汾新闻网

  临汾新闻网讯 如今,众多吉县人给娃娶媳妇、买房、买车,靠的都是“吉县苹果”。日前,笔者来到吉县寻找“红苹果”带动4万贫困人口脱贫致富的“真经”。

  20世纪六七十年代,“收了麦子种棒子,年年都是老样子”的旧农业生产模式是那个年代吉县的真实写照。多年来,在吉县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一任接着一任干,换人不换思路,坚持不懈发展“苹果产业”,吉县贫困人口已从2011年的2300元标准下的4.8万人,降至3026元标准下的7705人,降幅达83%。目前,4万贫困人口已实现脱贫。

  为了早日实现全县整体脱贫,该县县委组织部牵头启动“深度1+1”企地联动精准帮扶行动、县委宣传部营造脱贫攻坚氛围、县人大和县政协启动“脱贫攻坚在行动”,为全县经济发展注入了发展活力。

  说到“吉县苹果”,对于众多“山西家乡人”来说,已经不算陌生,“吉县苹果”开始带动吉县贫困人口脱贫,应该说在2006年就已经开始显露,在长达10年的时间里,吉县苹果从过去的产量5万吨发展到至今的18万吨,产值已从过去不足1亿元发展到了9亿元,在“数字”上已发生明显的“量变”到“质变”。

  笔者驱车沿着弯曲的盘山路,来到距吉县城30公里之外的文城乡柏树村,见到了该村村民葛宏伟,只见他古铜色的脸上,镌刻着一道道深深地皱纹,两只小蒲扇似的大手上长满了老茧。

  葛宏伟是2015年吉县文城乡柏树村脱贫户,过去一家人住的两孔土窑洞,现在也盖起了新房。他为笔者算了一笔账,“2017年我家的6亩果园收入10万元,抛去4万元投资成本,还有6万元的纯利润。现在,两个孩子都已经成家立业,全家经济收入已经提前达小康了。”

  该县东城乡柏东村村民景建林,是县里青年致富带头人。他个头不高、黝黑的皮肤,饱经风霜的脸上,刻满了岁月留下的痕迹。他家有一片14亩的果园,其中8亩是16年的“老龄树”,6亩是2017年刚挂果的。2017年,他家的所有果树结的果子,共售卖了21万元,除去7万元的成本,共有14万元的纯利润进账。如今,他美满而幸福的四口之家过得是其乐融融。

  吉县是“全国苹果之乡”,该县11万人中9.5万是农业人口,目前已进入脱贫攻坚的关键时期,鏖战犹酣。在苹果产业的带动下,吉县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已从2011年的2428元,增长到2016年的4661元,年均增长13.9%。

  像葛宏伟、景建林这样靠“红苹果”致富的,在吉县已达4万人,剩余的7705人,部分已实现政府“兜底”、部分启动“深度1+1”企地联动精准帮扶,可以说,吉县已经在全省脱贫攻坚战线敲响了“脱贫冲锋号角”。(闫海斌


     

责任编辑: 吉政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