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市果桑站 一线“把脉” 精准扶贫

2019-11-06 09:54:19 来源:临汾新闻网

  临汾新闻网讯 10月28日至29日,临汾市果桑站组织果业专家和技术人员深入吉县开展特色产业科技扶贫活动。这是该站积极发挥自身果业科技技术优势,把脉贫困村产业发展瓶颈,提升科技服务水平,助力脱贫攻坚的又一举措,也是该站践行初心使命的具体行动。

  在吉县放马岭村,市站果树专家和技术人员一边实地查看走访,一边与村干部交谈,详细了解该村苹果产业发展情况。该村地处境域北部与大宁县交界的大山深处,是屯里镇窑渠村委的一个自然村,属于深度贫困村。全村耕地面积2400余亩,98户270口人。由于该区域地广人稀,耕地多为山与山之间的沟川地,土地瘠薄,干旱缺水。该村耕地虽为川地,但整体海拔较高,苹果种植区域均在1000米以上,是苹果生长适宜区域,产出的苹果果面光洁度高、着色好,品质极佳。

  放马岭村于2006年开始发展苹果产业,目前全村苹果栽植面积1600余亩,其中盛果期果园面积500余亩,幼树面积1000余亩,苹果种植户50余户。

  果树专家查看后,一致认为果园基础设施简陋,目前制约该村苹果发展原因是干旱缺水的自然条件和果树管理技术水平偏低。该村苹果种植户绝大部分是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接受新技术能力有限,果树生产管理经验缺乏,每年的果树冬季修剪只能依靠雇用其他乡镇的技术能手完成,费用高且人员不稳定。

  针对该村果树发展存在的困难,市果业专家开出了“药方”:一是组建本村技术服务队。筛选接受能力强、管理相对好的苹果种植户,市果桑站将定期开展苹果重点技术培训指导,通过2-3年,将他们培育成为技术能手,带动其他果农提高技术水平。双方初步商定于11月底苹果采收入库后开始培训工作。二是进一步完善果园基础设施建设。村干部要理清发展思路,积极争取相关部门支持,在果园基础设施建设上下功夫,要着力解决水源问题,要发展节水灌溉和防雹网建设,改善果园生产条件,提高果园抵御自然灾害能力。

  在壶口镇中市村,市果桑站就提高果品品质开展实地调研。针对今年该村苹果出现的果面粗糙、黑点严重等问题,果业专家通过调研和分析,指导果农,一是要理性看待今年旱灾影响。当前正是果树发展大周期中的低谷阶段,大家一定要树立信心,努力从技术措施、果园投入等方面着手提高果品品质。二是要充分利用壶口瀑布旅游资源,发展部分中早熟水果品种,迎合“五一”小长假、“十一”黄金周和暑期旅游旺季的采摘观光,增加果农收入。

  两天的实地科技扶贫活动,专家们发挥自己的专业技术能力,为当地群众做了精准指导,提升了培训效果。(杨颖


     

责任编辑:畅任杰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