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丽70年 临汾教育事业书写发展新篇章

2019-09-05 08:55:26 来源:临汾新闻网

  临汾新闻网讯 从“没学上”到“有学上”,从“好上学”到“上好学”,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市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人人都有求学途径,人人享有出彩机会,教育走上了一条更加公平、更有质量的道路。

  夯实基础促腾飞

  从九成以上是文盲到“两基”通过国家验收、九年义务教育入学率达100%,从办学硬件条件渐趋完善到教育教学逐步向内涵发展,从“优先发展”到“优质均衡”再到“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70年来,历届临汾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以“办人民满意教育”为目标,从政策措施、资金投入、人力资源等方面不断加大保障力度。近三年,全市教育经费投入持续提升,2016年投入67.6亿元,2017年67.7亿元,2018年72.1亿元,三年总投入达到207.4亿元。这其中:累计投入2.2亿元,新建、改扩建公办幼儿园63所,认定普惠性幼儿园123所,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92%,高于全省、全国平均水平。累计投入55.6亿元,新建义务教育学校18所,改扩建学校1218所,新增校舍面积95万平方米,新增实验室和功能室2870间,新增图书1.5亿册,新增计算机7万台,新增学位2.8万个。2018年全市17个县(市、区)全部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基本均衡评估验收。累计投入6.2亿元用于改善普通高中办学条件,创建省级示范高中11所。累计投入8537.4万元用于现代职业教育质量提升计划,共建成10个实训基地,累计为我市经济建设输送10余万名技术人才。以现代学徒制为代表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机制改革,让每个学生都有了人生出彩的机会。近三年来共投入4550万元,资助学前幼儿4.5万人次;投入1.03亿元,补助寄宿生8.9万人次;投入1.06亿元,资助高中生5.4万人次;投入3032万元,资助中职学生1.3万人次;投入8037万元,使12万山区学生吃上了美味的营养餐。

  源头活水润新苗

  教师素质是影响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近年来,我市在教师队伍管理上突出“聘”“建”“培”,全方位培训教师,提高教师专业素养。

  近三年来,市县两级高度重视教师队伍的补充和培养,共招聘公办教师2271名,特岗教师608名;参加国培、省培计划、乡村中小学教师访名校培训项目以及“走出去、请进来”等各类培训32万人次,培训经费达到8000万元。教师的各项福利待遇得到有效落实,为19000名乡村从教30年的教师颁发了荣誉证书。

  优秀班主任、优质高效课、优秀教研团队的“三优”培养选拔工程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助推器。“三优”工程实施三年来共评选优秀班主任298名、优质高效课575节、优秀教研团队172个,教育系统创先争优、比学赶帮超的氛围日益浓厚。

  千树万树梨花开

  近三年来,我市以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的教育为目标,突出顶层设计,整体布局,全力谋划,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

  积极探索办学体制改革。全市17个县(市、区)共成立了16个教育集团、21个教育联盟、29个大学区,实现了人才共育、资源共享、特色共建、课程共创的目标。

  深化教育人事制度改革。启动8个县(市、区)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县管校聘”改革试点,扩大教育部门用人自主权,使教师由“学校人”变为“系统人”,初步建立起统筹调配、均衡师资、人尽其才、充满活力的用人机制。

  全面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以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和提升自主学习能力为重点,突出自主探究与合作互动,注重因材施教、学思结合、知行统一,构建高效课堂,提高教学质量。

  稳妥推进高考综合改革。积极对接新高考,实施生涯教育、选课走班、综合素质评价等,帮助学生选择适合自身实际的发展方向。

  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在全省率先完成“三通两平台”建设,广泛开展“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和“互联网+课堂”教学活动,使优质教育资源的覆盖面最大化,让偏远山区的孩子也能享受到和城市孩子同等的教育。

  全面发展放异彩

  教育的根本是立德树人。我市通过改变考核评价机制,着力构建大中小幼有机衔接的德育体系。

  将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结合起来纳入德育常规工作。推进传统文化进校园,广泛开展经典诵读、国旗下的讲话等主题活动,净化学生思想,侧重日常行为习惯养成。

  发挥课堂及“互联网+”的育人功能。从“学业成才”到“精神成人”,鼓励教师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学业教育相结合,将互联网移入传统的思政教育空间,在立体化的互动教学中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受到道德启迪。

  拓展家校共育新格局。积极引进社会优质教育资源,多部门联合构建覆盖城乡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推进校内校外一体化德育网络构建。

  提高美育修养和科学素养。围绕“一校一品牌”“一校一特色”“一校一风格”理念,先后投入1.2亿元打造特色学校,非遗文化、人工智能、机器人、航模竞赛等走进校园,我市学子摘取了多项国际、国内大奖。

  春华秋实,岁月丰成。莘莘学子以优异的高考成绩回报全社会的关爱。2019年全市二本B以上达线率为54.04%,清华、北大录取11人,空军飞行员录取5人,创出历史新高。连续三年高考成绩节节攀升,持续推进着“教育大市”向“教育强市”的华丽转身。

  记者 景秀红 郭璞


     

责任编辑: 吉政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