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好项目,架起脱贫桥”
——记安泽县马壁乡王河村“第一书记”董栋
临汾新闻网讯 “叔,您回去一定要先给小鸡喂点凉开水,注意它的生长环境。到年底,等鸡养大了,我帮您卖钱。”董栋蹲在地上耐心地向身边的老人叮嘱着。这是5月8日,记者在安泽县马壁乡王河村看到的一幕。原来,他是安泽县国土局驻村的“第一书记”。在村委会大院里,53户贫困户个个拿着纸箱依次排好队,眼神紧盯着地上放着的筐子,筐子里装满了唧唧喳喳的小鸡。
董栋为贫困户发放2500只公鸡鸡苗
58岁的村民白成群手里端着一箱鸡苗高兴地说:“小董书记,我领到鸡苗啦,一会儿忙完,一定要来咱家吃饭啊!”
王河村是个纯农业村,共有241户602口人,建档立卡贫困户53户126人,耕地2100余亩,以种植玉米为主,无产业、无项目。
为了村里能早日实现脱贫,让村民有了盼头儿,今年2月到3月,董栋多次前往河南省驻马店市芦村进行考察和学习。当他在当地看到村民们大多种植花椒,销量好而且价格高时,决定引进技术,在王河村试种花椒。
董栋经常为村民浇水、指导花椒种植
4月27日,结合本地的气候、土壤条件,董栋为村里引进了2000余株“大红袍”花椒苗,同时经常入户为村民讲解花椒种植的注意事项,同村民一起浇水、栽苗。种植户赵桂平说:“小董书记为大家免费发花椒苗,还传授技术。等3年后花椒收获后,一亩地能收1500多公斤花椒,每公斤能卖300元左右,他为我们选好项目,架起了脱贫桥!”
王河村以自给自足的传统养殖模式为主,坡地多,农户们零零散散地养几只土鸡。同时,由于距离县城65公里,村里人出门少、外地人进村难,农副产业的发展和销售成了“难题”。了解到这一情况后,董栋下定决心帮助村民解决销售难题。每次向贫困户收鸡,他都会做到“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先自己垫付给农户,让村民放心。
“之前有商家过来收鸡,价格给的低。如今,董书记来了,不仅给咱免费发鸡苗,还帮咱卖鸡,你说这小伙子多好啊!”65岁的村民丁书庆感慨道,“每次他都用自己的车帮咱拉鸡苗、卖鸡,来回路程得六个多小时,有时候一天来回连轴转,孩子真不容易啊!”
董栋鼓励村里的青年人段志清回村创业、搞研究
与村民心连心,当百姓的“贴心人”,是董栋驻村以来的基本准则。75岁的贫困户陈软东身体不好,颈椎病、胃病、高血压等病症多发,孩子们在外常年打工不回家。董栋得知后,经常帮老人做家务,为老人买药。说起董栋,老人的语气有些激动:“这小伙子不但经常来看我,还给我免费送药,他就像儿子一样亲。”
董栋经常入户看望村里的孤寡老人,为村里75岁的贫困老人陈软东送药、做家务
驻村一年多来,董栋带领村民发展产业,自掏腰包一万余元,为村民购买2500余只公鸡鸡苗、2000余株“大红袍”花椒苗,为村里的53户贫困户进行免费发放,为老弱孤寡贫困户免费送药。截至目前,他通过微信朋友圈等方式帮助村里销售土鸡400余只、鸡蛋250余公斤,解决了村民的销售难题。
记者 王婧 文/图
责任编辑:张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