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尧都区贺家庄乡贺家庄村是一个普普通通的村子,却历经上千年风雨洗礼,这里有着悠久的历史,有着许多动人的故事和古老的传说。
贺氏祖坟的朝向之谜
据当地村民介绍,位于贺家庄村的贺氏祖坟的坟头方向朝北,在十里八村尚属首例,不符合“人死后头要枕山脉”的风俗,这也成了多年来的未解之谜。
相传,若干年前,每逢清明,附近几个村庄的贺姓男子都会带上孩子来这里的“墓疙瘩”祭祖。等人到齐后,由长者烧香,并带领所有参加祭祖的人叩首祭拜。祭拜焚纸后,按家庭分组领到馒头和祭祖用的冷菜,边吃边谈,俗称“吃冷食”。吃过冷食,孩子们结伴到墓地的西北方向须三人才能合抱的老柳树下玩耍,他们剪下柳枝编成花环戴在头上,有的抽出柳枝中的木条制成哨子玩耍。
在吃冷食的过程中,贺氏家族的老者还会讲起墓中主人的故事。据说墓里葬着贺氏祖先,生前是位武士。他在战场上被敌方割掉头颅后,尸体被运回大营,随后被赐予了一颗黄金制成的头,他的家属获得了部分土地,这也是“墓疙瘩”地名的由来。
“贺拔地”与谁有关?
贺家庄村有一个地方,被称为“贺拔地”。当地的村民猜测此名与贺氏家族有关,并将目标锁定为北魏大将贺拔岳。
一些有心的村民沿着这条思路查了下去,并在《资治通鉴》中找到了证据。根据记载,贺氏父子即贺拔度拔和他的三个儿子贺拔允、贺拔胜、贺拔岳,为武川镇尖山人(现内蒙古呼和浩特北部武川县)。公元524年,贺拔度拔父子以及武川人宇文泰、长辈宇文肱召集乡里豪杰,一同杀死了卫可孤。不久,贺拔度拔为捍卫北魏的疆土政权与铁勒交战身亡。
贺家庄村因何而来?
贺家庄村自古有吉、靳、吴三大家族,为何村名却取自贺姓?在尧都区财政局工作的靳朝辉为此作了大量的研究,写下《贺家庄村名谜考》一文,并破解了贺氏祖坟与“贺拔地”之谜。
“《资治通鉴》记载了贺拔岳战死疆场被去头报功一事,与我村流传下来的贺氏祖坟中的战将故事吻合。那么,南方吃粽子是纪念屈原,北方吃寒食是纪念介子推,贺家庄吃冷食则是纪念墓疙瘩墓中主人了。孩子们头顶柳圈也决非一般的玩耍,不正是向墓中将军以示膜拜吗?”靳朝辉表示,曾有考古学家论证,墓地西北角得用三人合抱。由此证实,树心已经朽空的老柳树,正是为了纪念墓主人所栽,与“墓疙瘩”相邻不远的“土圪塔”正是祭祀用的神台。
靳朝辉在翻阅史料时,无意间看到了成语“狐死首丘”的典故,这令他茅塞顿开。“狐死首丘是指狐狸将死时,它的头必朝向它出生的那个山丘。从而可以看出狐狸有强烈的魂归故里、叶落归根的情怀。狐狸如此,更何况情感丰富的人呢!”靳朝辉说,贺拔岳的家乡武川镇正是遥远的北方,贺氏祖坟的朝向之谜不攻自破。也就是说,贺家庄”这一村名诞生于一千多年前,并延续到了今天。(李静)
责任编辑:秦芳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