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第二批国家级“非遗”项目

大槐树祭祖习俗

2015-12-07 11:46:01 来源:临汾新闻网

    洪洞大槐树移民活动始自宋室南迁,止于清代中后期开发边疆,其中以明洪武初年到永乐十五年大约50年间为其高潮。50年内一共从山西迁民18次,洪武年间10次,永乐年间8次。其中又以平阳府迁民最多。迁民地址即在原洪洞县广济寺外大槐树下,即今“大槐树寻根祭祖园”内。

    这一中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迁民活动,直接迁徙地包括18个省(市)里的498个县(市),共涉姓氏1230个,包括汉、回、蒙等多个民族。时至今日,大槐    树移民后裔已遍及全球。几百年来,他们利用各种机会回到大槐树下祭祖,形成了丰富的移民传说和悠久的祭祖传统,大槐树也成为了寻根问祖的象征符号。
    1991年开始,洪洞县政府顺应民情,在几百年民间祭祖活动的基础上,吸纳了大量民间祭祀仪规,于每年4月1日—— —4月10日,举办“寻根祭祖节”,形成了官民合祭的盛大活动,受到海内外移民后裔的热烈响应,是中华民族同根同祖、和谐相处的真实写照。
    据《临汾非遗名录

     

责任编辑:张茜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