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棋产生并流行于乡宁县一带。动物棋是以石材或木材制作各种动物模型做棋子,以手绘或石刻的方形或多角形图案为棋盘,利用人们对动物的最初认识,结合生产生活的原始经验,融中国象棋、围棋及其他棋种规则、技法和套路于一体的棋种。
经过千百年的民间传承和发展,乡宁动物棋逐渐形成了以动物棋和神仙棋为代表的两种基本形式。
动物棋根据动物的特性和捕食方式分为斗戏、占戏、抓戏、王戏和仙戏5大类,共10套36种棋戏,每一种棋戏集中代表一种动物。
神仙棋有平面棋和立体棋两大类,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立体棋在排兵布阵时,根据动物特性,按照空中、陆地逐层分布,这种棋法尚属国内唯一。此外,还有许多诸如动物围棋等辅戏和“狼吃娃”等棋戏,动物棋是我国北方地区独特的民间棋种。
玩法:每只动物每次走一方格,前后左右均可,但是狮、虎、鼠还有不同走法:1、狮虎跳河法:棋盘中有两条河,狮虎过河,可以纵横对直跳过,并且在跳的方格内,也能把敌方较小的兽类吃掉,但是如果老鼠在河里,把跳的路线阻隔就不能跳。2、鼠入水中法:鼠过河可以走入水中(走法同陆地),如鼠在河里,陆地上的兽类都不能吃它,鼠亦不能吃陆地上的象。当两鼠在河内相遇,可以互吃。 据《临汾非遗名录》
责任编辑:张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