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洞曲亭镇上寨村,依山傍水,风景秀丽,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是一个远近闻名的文化村落,李氏是这个村的主要姓氏。
不久前,三册泛黄的石印版《洪洞李氏宗谱》展现在记者眼前,封面落款“祠堂藏板(版)”,彰显了李氏家族的传承脉络。李氏后人介绍,洪洞李氏宗谱》“祠堂藏板(版)”是该村保存比较完好的家族资料。
该宗谱卷一收录了序两篇,自序七篇,修谱自序二篇,修例总论、创建祠堂记、买祭田记、世系图等内容。卷二收录的是一世至九世传递脉络。卷三收录十世至十二世世袭表。卷四记录历代诰敕(古时帝王对臣子的命令)。旌表文册、神道碑、寿文、墓表、墓志铭、行述(功德)和后续。
该宗谱右边竖排着“壬午年纂(撰)辑”道光乙酉(公元1825年)春镌”,于道光壬午年(公元1822年)开始编撰,历时三年于公元1825年春印刷面世。当时参与修编《洪洞李氏宗谱》的是李家八世孙、儒林郎候选州同知李兰(清代儒林郎是六品官员,虚职,候选州同知可以理解为等待上任的州官)和恩议叙县承候选布政司理问八世孙李芳(也是等待上任的县级分管民政、田赋、户籍的干事),校正是特恩中式第十名举人吏部拣选知县、九世孙李作桐(清制封典,朝廷按照定例授予官爵,相当于七品县官),誊写是太学生七世孙李绥来,督刊者是例授儒林郎候选州同知、七世孙李晋来。
同治四年(公元1865年)重修宗谱时,有议叙州同知九世孙李作极和议叙州同知十世孙李缝纶,校对的是九世孙李作榜、十世孙李缝午,誊写是十一世孙李嘉吉,监督是十世孙李缝绅,此次重修谱的总管是议叙布政司经历邑(县)庠生十一世孙李嘉乐。
此外该宗谱还一个特别之处是李氏女性也录入宗谱,详细记载了李家女子嫁往何方何人,唯一的缺憾是女子只是记录了大小顺序,没有名字。可见女子在家族的地位还是在男权之下。
民国年间到文革时期的宗谱记录是小楷书写的,也有用钢笔记录的。记录的人数也不完整。但此谱相对来说还算是保存完整的,对研究上寨村文化、李姓宗祠文化和槐乡文化仍是不可多得的重要资料。
记者王隰斌
责任编辑:付基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