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年间的洪洞万安老照片

2017-07-26 21:24:00 来源:临汾新闻网

    不久前,有朋友不断将洪洞万安的“古董”展示出来,最引人注意的当属万安的象征——至今犹存的刘家石牌楼。

    当地人称“万安活字典”的陈保子老人看到记者提供的照片后肯定地说,拍这张照片时石牌楼的石狮是完整的,10个石狮一个不少,南北两侧的石柱上三面围着雕刻精湛的下山石狮,加上现存的4个石狮,刚好10个。由于照片年代久远,人物难以识别。但从衣着长袍加瓢帽,应该是民国初年拍摄的。照相在那个年代是奢侈的,一般的村民根本没有闲余钱来照相。他指着背后探出头的那个人说肯定是蹭“照”,他自己年轻时,出于好奇也调皮地蹭“照”。

    记者数了数照片上的人数整整20人,唯有那个探头的人表情、姿势特殊。

    “出万安东门有三个牌楼,最气派的就是刘家的石牌楼。”陈保子说,该照片是从东向西拍摄的,在牌楼后边的碑楼尚且完好,出东门的第一、第二个牌楼拆除的时间久远,也记不清是万安谁家的,那几个碑楼早已损毁,主人是谁、内容是啥,在他的记忆里是一片空白。

    而现存的石牌楼于清嘉庆年间建造,质地为砂石质预制件叠架而成,高约12米、宽7米,四柱三层檐顶,牌坊底座为石砌台基,长4.5米、宽3.3米,两根正柱与两根附柱并列一排,支撑石梁、石匾、顶盖,形成中间大门、两侧对称小门的布局。在正柱和附柱的底部各有一对石狮子(附柱石狮子已丢失),额坊采用高浮雕和浅浮雕相结合的手法,东额坊采用高浮雕,为官员出巡图,西额坊雕有小桥、楼阁、人物、动物等图案。虽然经历了近200年的风化和人为破坏,但仍是一件不可多得的石雕艺术精品。

    记者 王隰斌 


     

责任编辑:席沛钊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