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县永乐乡毛儿庄村变了。昔日的破窑洞换成了宽敞明亮的大院子,道路宽了,水质清澈了,家家户户都开始买车了。
每月的一号,毛儿庄全体党员和群众代表都会自发的集中在一起打扫村庄街道的卫生,他们管这天叫做“奉献日”。两年来,该村由全乡后进村一跃变成了“红旗村”,各项工作都走在前列。
说起这些改变,老党员唐元新高兴地说:“是我们的小刘书记让毛儿庄村旧貌换了新颜。”
这个小刘书记就是毛儿庄村第一书记刘伟。
“再苦再累,我也不怕”
2013年初,26岁的刘伟来到了永乐乡毛儿庄村任第一书记,那时的毛儿庄在永乐乡是倒数第一的村,全村共123户399口人,辖3个村民小组,党员20名。全村耕地面积2400亩,是一个典型的纯农业村。村里的工作基本上就不开展,每年村委会还被法院传唤,去还集体的欠账。村干部还得垫自己的钱,有时到处去借钱。而刘伟的上任,为这个“毫无章法”的山村注入了新的活力。
之前刘伟一直在古县信访局工作,每天接待不少的上访群众,大多数都是农民,在与他们的交流接触中,发现他们太需要帮助了。当时看到自愿报名的通知时,有人劝他:“基层很苦很累,你做好准备了吗?你可是县委系统唯一一个报名的。”但是,刘伟却没有动摇他下乡当第一书记的决心,他说,再苦再累我也不怕。当时刘伟的孩子还没过满月,妻子还不能自理,自然希望丈夫能在身边,但妻子还是理解丈夫,那份想为老百姓做些事的执着,默默地一个人扛起了家里的重担。
毛儿庄村人分两片居住在毛儿庄山,一部分在山半腰,一部分在山顶上。村集体没有闲置的空房,只好让乡里安置在集体宿舍。集体宿舍条件很差,人多床少,没有固定的床铺,只能将就着用,伙食很简单,早上晚上都是米汤咸菜馍,中午一碗面。永乐的水质不好,一般都是井水,而且还经常没水,有时还能从水管里流出蝌蚪。集体宿舍后面是片玉米地,蚊子特别多,一晚上总是不停的打蚊子,也休息不好。即使是如此艰苦的环境,也丝毫没有影响刘伟为村民办事的执着和扎根基层的决心。
“村民的幸福是我的最大愿望”
“村民的幸福是我的最大愿望”他是这样说的,也是他最大的心愿。
2013年毛儿庄村被定为新农村建设重点村,首当其冲的就是修路。毛儿庄村离309国道还有4.2公里。村庄要建设,很多大型车辆都上不到村里。可是修路是需要钱的,原来的土路太难走了,遇到下雨天气几天都不能走,需要资金200万,不是个小数字。新农村建设可以负担一些,那剩下的缺口怎么办啊?在与乡镇主要领导反映后,多方积极努力,最终与村包联企业蔺润煤业达成协议,投资40余万元。考虑到路边需要修排水渠,刘伟积极与财政局联系,通过“一事一议”政策新砌排水渠1900米,栽植侧柏2.5万余株,及时保护了雨水冲刷严重的新硬化路。农村两大难,除了路,就是水。村里投资30万元用于新建提水管网工程,新建水源池一个,蓄水池两个,铺设管道10.5千米,彻底解决了村民吃水难的问题。
在刘伟的领导下,新建了村卫生室,全面实施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障体系,并按时为60岁以上的老人发放了养老保险金,兴建了农家书屋,定期邀请专家教授为村民讲解农业实用型知识。安装了路灯30盏,落实移民搬迁政策,新建毛儿庄新村,28户布局整齐,庭院宽敞明亮;新建了农村便民连锁店,修建了文化活动广场,并以通信部门、广电部门实施“村村通”工程为契机,为全村群众安装了电话、互联网和闭路电视,丰富了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
“毛儿庄村是我的第二故乡”
设施完善了,可村民生活并没有改变,核心问题就是腰包不鼓。毛儿庄村民的收入很单一,家家都是每年靠种玉米赚一年的收入。村里有个能人叫徐志明,平时种一些“稀奇”品种,经过好几年的尝试,他发现毛儿庄的气候特别适应种植黑土豆,古县牡丹有名,顾命名为“黑牡丹”,这种土豆含有原花青素,简称OPC,是目前国际上公认的在医学界和营养界清除人体自由基最强最有效的天然抗氧化剂,它的抗自由基氧化能力是维生素E的50倍,维生素C的20倍。“黑牡丹”土豆是目前唯一一种含量高且能直接食用的原花青素食品,非常有营养价值。这种土豆每斤市场上可以卖8到10元,相当于普通土豆的10倍,有较高的商业价值。
刘伟大学学习的是电子信息专业,与农业类专业基本上八竿子打不着边。没来下乡之前,能认识的农作物没几个,彻头彻尾一个门外汉。但是村里要想发展黑土豆,需要个技术人。本来想让村里选出这么个人,可是村里仅有两个高中毕业生,试着培训过,学得都不理想。无奈之下,刘伟只有亲自上,通过日积月累的学习,在2014年全县农业技术推广员公开竞聘考试中,刘伟以笔试、面试双第一的成绩,被县农委聘为毛儿庄黑土豆种植的技术推广员。
然而,当刘伟觉得信心满怀的去发展黑土豆让大家致富时,却被泼了一盆凉水。大家都是处于观望的状态,没有人不愿意种、愿意去尝试。只有看到部分村民种植黑土豆赚到钱后,他们才会去种植。无奈之下,只能寄托跑项目要资金,扶持合作社经营。在毛儿庄村有个美博种植专业合作社,通过合作社流转村民的土地,可以实现规模种植黑土豆。由于合作社没有资金,只能去跑项目了。数不清去过多少次县市里的农业局、财政局,跑的村长和村支书都没有心劲了,刘伟还是毅然的坚持着。
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县财政局有了一批农业项目奖励性资金支持,全村人欣喜若狂。在县财政局的大力支持下,毛儿庄村拥有了近100万的千亩黑土豆示范基地项目,毛儿村的黑土豆项目启动了,那夜刘伟高兴的彻夜未眠。
由于毛儿庄村积极发展古县的“一县一业”的核桃产业,又在核桃树下发展林下经济作物黑土豆,县农业综合开发领导组决定在毛儿庄村投资640万元实施农业综合开发工程,新建蓄水池3座、人字闸1座,实现滴灌2600余亩,可浇核桃树7.68万株,为产业结构调整奠定坚实的基础。美博专业种植合作社以每亩800元的价格从村民手中流转土地1000余亩,平时雇佣村民在土地里干活,按小时计费,每小时20元。地里闲时村民也可以外出打工,真正实现了村民增收。
“毛儿庄村是我的第二故乡”,刘伟就是这样心系贫困山区痴情不改,情牵广大群众无怨无悔,以一个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用真心、真情、实干的工作激情抒写着人生的壮丽诗篇。 通讯员 赵凯妮 刘冉玲
责任编辑:柏东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