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县扶贫开发惠百姓

2015-02-27 08:25:00 来源:临汾新闻网

临汾新闻网讯(记者 范韶华)去年以来,古县认真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扶贫政策和方针,科学规划,创新工作思路,以贫困村为主战场,以减少贫困人口和增加贫困农民收入为主攻方向,以整村推进、移民搬迁、产业化扶贫、劳动力培训转移和片区开发等为主的“开发式扶贫”为工作重点,整合全社会资源,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创新机制,狠抓落实,各项工作扎实推进,全县扶贫开发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加强领导,明确责任。为了加强对扶贫工作的领导,该县、乡、项目村三级都成立了相应的领导组,全县上下形成了书记、县长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各职能部门密切配合,乡、村领导狠抓落实的工作氛围。层层签订责任书,建立责任制,明确责任,任务到人,有力地促进了各项扶贫项目的顺利实施。该县完成了建档立卡人口24249人、7382户的信息录入,落实38个贫困村,做到了村村都有工作队,户户都有责任人,建档立卡已经联网运行,进入完善数据工作环节,提高数据质量,为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奠定了基石。

广泛宣传,深入发动。扶贫监测、政策宣传是扶贫开发的基础性工作,为使项目村干部群众了解领会扶贫的政策规定、操作要求,扩大群众参与规模,该县积极做好做细前期准备、规划制定和项目实施等工作,同时学习先进县贫困村操作规程以及具体做法,对有关乡、村干部、村民代表进行培训。乡、村两级也通过村组干部会、村民代表会和村民大会等多种形式进行了宣传发动,把党的扶贫政策,操作程序以及每一项程序都要群众参与的基本要求等内容宣传到村、到户,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在进行广泛宣传和深入发动后,广大干部群众对实施移民搬迁、教育扶贫、片区开发等项目的重要性认识有了很大提高,都积极参与到项目建设中来,为扶贫工作的顺利实施奠定了良好的群众基础。

深入实际,扎实工作。扶贫工作涉及到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政策性强、涉及面广、程序多、要求严,来不得半点马虎,稍有不慎就会影响到干群关系,会给社会带来不安定因素。该县扶贫部门常抓不懈,分村包干,深入到村,对扶贫移民、整村推进的村,从调查摸底、制定规划、农户分类、选择项目、召开大会、村民投票,一竿子插到底,全过程参与,一是监督,二是服务。

严格程序,强化检查。该县始终严格按照规定程序进行,无论是选择项目、农户分类、补助标准的确定,还是选择村民代表、选择项目实施小组等都必须通过村民大会投票,并将投票结果予以公示,把属于群众的知情权、选择权、参与权、监督权还给群众,实行阳光作业,让群众心知肚明,真正体现出村民的意愿。同时,该县对每个核桃项目村,都组织扶贫、财政、林业、所在乡镇工作人员并吸收乡村负责人和村民代表参加,组成验收组进行验收,做到了严格量化标准,严格验收程序。组织督查组采取到现场实地抽查与查看账目相结合的办法,进行了复查。

2014年,该县易地移民搬迁共涉及到岳阳、旧县、永乐、南垣、石壁、古阳6个乡镇,22个行政村、124户、500人。建新房124套,13640平方米;教育扶贫对精准扶贫建档立卡识别出的贫困户学生93人、108名贫困高中生、4名贫困中职(技)生进行资助;片区开发项目共栽植“中林1号”、“晋龙2号”、“辽核1号”99万株、3万亩;科技扶贫围绕整村推进、片区开发、畜牧养殖、移民搬迁等局重点工作,全年培训农民819人次;通过产业项目的实施,项目村农业产业结构得到了合理调整,全年利用扶贫资金共栽植核桃2.4万亩80万株,发展特色经济作物916亩,如林粮间作、林药间作、林菜间作、林薯间作等,极大推进了贫困村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步伐,为农民增加收入打下了坚实基础。

     

责任编辑:柏东丽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