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显地域特色 打造文化品牌

2015-02-25 08:47:00 来源:临汾新闻网

创办《岳阳文艺》杂志、开设“古县文化讲坛”、举办消夏月活动、组织文化下基层……近年来,古县紧密围绕本地实际,积极创新学习培训模式,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艺术活动,不断提升城市文化品味、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在推动文化强县方面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文化讲坛”争奇斗艳

以文载道、以文化人,引领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形成健康向上的价值取向和精神追求。

“古县文化讲坛”自开讲以来,一直秉承“小讲坛增长大智慧”的宗旨,在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广泛开展文化活动,已深深植根于广大干部群众心中。该讲坛以县图书馆为主要阵地,邀请社会各界人士共同参加,深层次挖掘和弘扬古县优秀传统文化,普及文化知识,提高文化素养,引领社会风尚,努力形成崇尚文明、共建和谐的良好社会风气。2014年共举办“古县文化讲坛”10余场,参加人数达2000余人,好评如潮,已被评为市级优秀学习品牌。

结合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该县围绕“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及我们的责任”、“提升人生境界,做优秀党员干部”、“文化与文化工作”等主题,在“古县文化讲坛”上介绍了文化的概念、我国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及各地文化的差异与兼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性和紧迫性;文化与经济社会的关系等等。主讲人讲课既有理论高度,又有现实意义,具有极强的指导性、针对性和操作性,让听众深受启发,获益匪浅。

在“古县文化讲坛”举办过程中,该县始终坚持开放办讲坛,面向全社会征集主讲人和讲坛内容,以开放、包容、务实、创新的精神大力推进文化讲坛的举办。

文艺活动异彩纷呈

文艺活动就是从思想上凝聚人,从行为上规范人,从素质上提高人。近年来,古县积极开展各项文艺活动,努力营造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已连续举办了三届迎新春春联展,共展出作品500余幅。2014年正月举办了“中国梦·我的梦”元宵节晚会,获得全县人民的好评。同年8月份又举办了古县第十届消夏月活动,邀请运城蒲剧团演出三场,为全县人民送来了戏曲大餐,尤其是由国家二级演员支春生等人出演的古装戏《清官颂》突出了“廉政”主题,引起强烈反响,为营造风清气正的发展环境增添了正能量。10月份筹办了第三届廉政书画展,共展出书法、绘画作品120余幅,使廉政文化深入人心。

《岳阳文艺》韵味绵长

本土文化在内容和形式符合当地群众的文化取向和欣赏习惯,更有亲和力、亲近感,最容易产生共鸣。《岳阳文艺》在2011年创刊以来,始终坚持正确的文艺方向和办刊宗旨,旨在发现、培养、扶持文艺新人,推动古县文学艺术事业的繁荣发展,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文化品位,为古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如今,不论是外县市友人,还是全国各地古县人都对《岳阳文艺》有着较高的评价。经过四年的不懈努力,《岳阳文艺》的形式越来越活泼,题材越来越丰富,涌现了一批精品文章,在全县形成了一股“读《岳阳文艺》,品和谐古县”的文化之风。

文艺事业的繁荣离不开文艺人才的培养。多年来,古县不断致力于培养文艺新人。县文联成立了书法家协会、音乐舞蹈家协会、作家协会等协会,并定期对各协会分门别类、各有侧重地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才艺技能,更好地为基层文化演出打好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该县本着“一切为了群众,为了群众的一切”为宗旨,多次组织文艺下乡活动,牡丹节、乡镇物资交流会、农运会期间,送图书、杂志到一线,尽可能把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送给人民群众。2014年,组织文艺下乡10余场次,受到广大群众的热烈好评。习近平总书记文艺工作座谈会上讲话后,该县又积极组织文艺工作者学习研讨,为古县文艺事业献计献策。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文化事业是一项需要不断创新、不懈努力的工作,古县将在新的起点上,努力建立长效机制,把文化的普及、传播和繁荣工作做得更好、更扎实,为建设富裕古县、优美古县、文明古县而不断奋斗。记者 陈华

     

责任编辑:刘静

上一篇: 超越血缘的亲情

 

下一篇: 古县扶贫开发惠百姓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