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情点燃希望 爱心成就未来
——古县2015年“爱心助学·精准帮扶”活动纪实
送关爱之情,圆求学之梦。
连续三年,每年夏秋之交,一股爱的热流涌动全县城乡,从机关社区,到乡镇农村,再到企业学校,声势浩大的爱心助学活动一浪高过一浪,来自四面八方的爱心凝聚成强大的合力,一双双温暖的手共同托起了贫困学子的求学梦。
今年,该县爱心助学基金会积极与全县推进“扶贫致富乡亲”重点工作相结合,对资助对象的确定、资助档次的评定等方面按照“公开、透明、高效”的原则,对贫困学生实行“精准帮扶”,确保每一个贫困学生都能顺利完成学业。
目前,按照工作要求,县四大班子领导纷纷深入包联乡镇,亲手把爱心助学金送到了每位受助贫困学子手上,也把党和政府及社会的关爱送到了每一个贫困家庭。
崇德向善大爱温暖贫困学生
“这是爱的奉献,这是人间的春风……”全县发出爱心助学倡议后,在旧县镇“爱心助学·精准帮扶”募捐活动现场,来自旧县镇各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镇机关全体人员、各站所负责人、镇企业代表以及辖区内参加重点工程建设的爱心企业负责人观看了由旧县镇爱心助学工作组拍摄和编辑的纪实短片《爱·前行》和散文朗诵《爱心触动我的心灵》。节目通过真实的画面、朴实的语言讲述了贫困学生的生活与学习状况,他们有的是单亲家庭,有的家人长期患病,有的家庭收入微薄,难以支付学杂费,面临辍学的危险,他们的经历让参会人员禁不住流下了眼泪。
活动当日,旧县镇累计募集爱心助学捐款7万余元。
这仅仅是古县“爱心助学·精准帮扶”募捐活动的一个缩影。进入8月以来,该县上下、各行各业都积极响应县委、县政府的号召,党员干部、企业家以及热爱公益事业的社会各界人士纷纷慷慨解囊,使募捐活动掀起一个个高潮,一笔笔善款汇聚起来在古县汇成了一股强大的催人奋进的爱心洪流,在帮助贫困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的爱心路上,绽放出美丽的光彩。
今年,在经济下行压力增大的形势下,古县的捐资助学热情依然高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全县5200余名党员干部及爱心人士共捐款52.845万元,基金总额达206.7972万元。
精准帮扶求学路上不能缺席
“非常感谢古县爱心助学基金会对我们兄弟俩的资助,感谢大家在我们最需要帮助的时候向我们伸出援助之手,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我会加倍努力,以优异的成绩回报社会。”古县三中21班学生赵春龙激动地说。今年15岁的赵春龙和14岁的赵春虎是兄弟俩,家住旧县镇尧店村,父亲赵合心2007年患直肠癌去世,母亲任建玲忍受不了打击患精神病,父亲去世40天后奶奶去世,目前,兄弟俩靠爷爷养活。
爷爷赵文珍已经67岁,每天还要照顾患病的儿媳,全家靠叔叔在外打工勉强维生,家境特别困难。古县爱心助学基金会了解到赵春龙家的情况后,通过调查、评审等程序,决定对赵春龙兄弟俩给予资助,帮助他们完成学业。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岳阳镇南坡村的李兰兰、南垣乡马家河村的贺静、永乐乡朱家窑村的解张心……他们每个家庭都有不同情况,但都家境贫寒,在爱心助学基金会的帮助下顺利完成学业。
不让一个孩子因贫困而辍学,求学路上的孩子一个都不能少,是该县各级政府和社会团体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每一个爱心人士的牵挂。为更好地弘扬扶贫济困的传统美德,凝聚社会力量,广泛筹措资金,建立扶贫助学的长效机制,促进社会和谐发展,2012年由县关工委牵头创建了古县爱心助学基金会。基金会成立以来,始终以“关心和帮助县域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顺利完成学业,激励他们发奋图强,立志成才”为宗旨,帮助我县贫困学生树立学习和生活的信心,顺利完成学业。据统计,今年共资助贫困学生312人、26.6万元,三年来累计资助贫困学生694人次、56.52万元。(张锋 刘冉玲)
责任编辑:刘静